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银行营业网点紧急状态应急预案

来源:
互联网
2018/08/27 16:17
浏览量

 

     作者:家庭应急网  来源:互联网 浏览次数:1936 日期:2014年12月30日 21:49
 

 一、抢劫客户财产应急预案

 (一)营业网点发生不法分子抢劫客户财产事件,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立即报警,迅速予以制止,维持现场秩序。

 (二)在确保银行财产安全情况下,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及时、安全疏散其他客户;如客户受到伤害,应迅速实施救助。

 (三)营业网点负责人应及时向系统内上级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报告事件情况。

 (四)营业网点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营业网点正常营业秩序。

 (五)营业网点保护好现场及监控录像资料。

 二、自然灾害应急预案

 (一)发生火灾、水灾、地震等自然灾害时,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第一时间拨打紧急救援电话,迅速组织人员自救,尽快疏导客户撤离网点。

 (二)营业网点负责人迅速向系统内上级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报告灾情。

 (三)应急处理团队组织员工转移柜台现金、凭证、账簿等到安全地方,并做好安全保卫工作。

 (四)按照灾害处理实际情况,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组织员工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灾情扩大,并组织员工有序转移。

 (五)营业网点负责人紧急调配人员,加强防卫,做好营业网点金库、柜台等重点场所的防盗、防抢工作。

 (六)系统内上级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开展应急处理工作;立即调动安全保卫人员赶赴现场维护秩序,同时联系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协助维护现场秩序,保护客户和银行财产安全。

 (七)如营业网点因灾情不能正常营业,系统内上级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领导机构应及时做好相关信息披露工作,公示网点营业变更安排,做好客户安抚工作,消除社会影响。

 (八)系统内上级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机构应向当地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协会报告有关情况,请求当地监管机构、政府职能部门共同采取联动措施,统一协调应急处理工作。

 (九)系统内上级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领导机构组织采取有效措施,尽快恢复营业网点正常对外营业。

 (十)营业网点保护好现场及监控录像资料。

 三、客户突发疾病应急预案

 (一)客户在营业网点突感身体不适、需要帮助时,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应及时安排客户休息。

 (二)客户突发疾病时,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依据实际情况立即联系紧急医疗救护,疏导救助通道,协助医疗救治。

 (三)根据实际情况,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应及时通知客户家属或单位。

 (四)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协助客户保护财产和资料安全。

 (五)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应维护营业网点正常秩序,保证服务质量。

 (六)营业网点保存监控录像资料,以备日后查证。

 四、客户人身伤害应急预案

 (一)客户在营业网点受到人身伤害时,营业网点负责人应及时达到现场,了解客户伤情,进行安抚慰问。

 (二)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为客户提供临时医疗救护,并及时协助联系客户家属或单位。

 (三)必要时,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应立即联系紧急医疗救护。

 (四)视情况,营业网点负责人及时报告系统内上级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

 (五)营业网点保存有关监控录像资料,以备日后查证。

 五、寻衅滋事应急预案

 (一)营业网点发生寻衅滋事事件,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应对滋事人员进行劝阻,劝离营业网点。

 (二)对劝阻无效者,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应联系公安机关协助维持营业秩序,保护银行和客户人身及财产安全。

 (三)营业网点应急处理团队调查了解客户滋事原因,听取客户反应。

 (四)视情况,营业网点负责人报告系统内上级服务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办事机构,安排有关职能部门介入,进行后续处理。

 (五)营业网点保存有关监控录像资料,以备日后查证。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