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一个气罐爆炸17人遇难的教训

来源:
新华网
2018/08/30 16:32
浏览量
作者:中国家庭应急网来源:新华网 浏览次数:2671日期:2015年10月12日 15:09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安徽省芜湖市镜湖区“10·10”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燃烧爆炸事故现场处置进入第二天,记者从该市多个部门了解到,目前相关事故原因调查和善后工作正在进行。根据调查,该餐馆涉及无照经营。在17名遇难者中14名为学生。

 

6分钟灾难瞬间发生,遇难者中一氧化碳中毒为数不少

芜湖消防部门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还原了事故发生的过程,从液化气罐爆燃到爆炸仅为短短6分钟。

10月10日当天11时44分,位于杨家巷口的名为“砂锅大王”的小吃店摆放在门口的瓶装液化石油气发生爆燃。11时47分,芜湖市公安消防支队指挥中心接到报警,迅速调派了两个中队4辆消防车30余名官兵赶赴现场。11时50分,液化气瓶发生爆炸,大火很快吞没了店面,并蔓延至三楼以及隔壁店面。

根据现场视频显示,当时包括店主在内的多名群众参与了救火,然而由于火势太大,小型灭火器和水管未能起到明显作用。

11时51分许,救援部队到达现场,立即展开灭火工作。据芜湖市镜湖区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杨韬介绍,到达现场后,店面燃烧猛烈,消防队员第一时间疏散了楼上住户,再到北侧进行破拆,架设扶梯进行灭火,很快控制了火势。12时20分,所有明火被扑灭。明火扑灭后,救援人员在一层北侧的两处地方发现了17具遗体。事故发生时正是午饭时间,周边多个学校学生放学来此用餐,遇难者中包括14名学生,年龄在15岁到20岁之间。

 

一个气罐缘何造成群死群伤?

据芜湖市政府昨天晚些时候发布的消息,根据现场勘验、调查询问情况,事故原因初步判定为瓶装液化石油气泄漏遇明火爆炸。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事故现场虽排查出多个液化气罐,然而在事故发生时,仅有一个液化气罐发生了爆炸。那么,在32平方米的空间内,一个气罐缘何能造成这么惨重的惨剧?

——现场处置不当,逃生者“逆行”。有目击者称,发生爆炸时,周边很多人慌忙逃跑,一些人跑出店外,还有一些人选择“逆向”躲进店内,这一细节得到消防救援人员证实。

杨韬透露,起火爆炸的灶台和液化气摆在店门口,火势首先把大门封住。店内食客见火势大,不少都往后躲,然而店面内部乃至阁楼上的窗户均有防盗窗,无法逃生。

与此同时,该店老板在事故发生过程中亦存在处置不当的地方。据介绍,事故发生后,该店老板并未第一时间报警,亦未进行人员疏散,而是选择通过小型灭火器和自来水管进行灭火。

——私搭乱建多,可燃物丰富。杨家巷是芜湖市老城区较为著名且年代悠久的小吃街,这几十米的街区均由住宅楼下的沿街小商铺、小排档形成,道路拥挤狭窄,私搭乱建较多。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一街区防火间距严重不足,两边店铺塑料顶棚林立,使用材料均为可燃物,这些隐患导致火势迅速蔓延。

——餐馆涉嫌无照经营。据权威人士介绍,事故餐馆店主名叫张保平,这家小吃店8月18日开始经营,但并未在工商等部门登记。

 

店主已被控制,调查将持续进行

据介绍,该小吃店店主目前已被警方控制,来自多个省份的专家前往芜湖详细调查事故原因。

 

消防专家呼吁:消防常识应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人员密集场所要定期组织疏散逃生和灭火扑救的演练。

专家指出,液化石油气爆炸危害巨大,老百姓应请专人对家中阀门接口、灶具等质量进行定期检查。对于瓶装液化石油气,更要购买正规的罐装液化气,购买前要注意检查钢瓶的使用期限和检验合格证。液化气钢瓶应远离热源、直立放置、避免日晒,在使用中不要用力摇晃和倾倒、摔砸。连接气瓶与灶具之间的胶管长度不要超过2米或短于0.5米,胶管两端必须用制式夹卡紧,胶管老化或破损要及时更换,至少18个月更换一次燃气软管。

另外,杨韬建议,消防常识应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人员密集场所要定期组织疏散逃生和灭火扑救的演练。(记者 陈诺)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