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好老师标准:影响改变多少孩子帮助多少孩子成长和发展

来源:
人民网
2018/09/10 15:58
浏览量

 

作者:中国家庭应急网来源:人民网 浏览次数:933 日期:2018年3月13日 13:54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37年的教育工作经历、信手拈来的鲜活案例、稳中出新的育人路径,从北京政协委员到全国政协委员,虽让王欢感受了责任在肩的压力,但也促使她对教育事业的发展进行了全局的思考。

 “不能让学生被成长、被拔苗、被安排”、“分数真的不是特别重要”、“好孩子,有温度一定是第一位的”、“让学生在‘长’的过程中从容地、有尊严地发展,给‘成’注入有温度的底色”……

 面对记者,王欢委员的每个表态都言之有物、掷地有声。

王欢委员接受人民网记者专访。(人民网记者 孟凡盛摄)

 全国政协委员思考问题用国家视角、有大局意识

 王欢是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在此之前,曾连续担任两届北京市政协委员。

 对于身份的转变,王欢认为,原来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由于对北京教育的发展以及政策实施都十分了解,履职比较得心应手,“现在履职新一届的全国政协委员,确实感觉到压力非常大,因为教育发展是国家的重大战略,一定要先站在国家的层面、从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要有国家意识,要有大局意识,然后从国家的高度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提出思考和建议。”

 王欢表示,从全局出发,对待教育应该是一个全链条的思考过程。“我虽然是小学老师,但这个阶段是给学生打基础的,这个阶段就要全面发展、综合发展,此后才能有持续发展的力量。分数真的不是特别重要,但是对学习能力的培养,思维品质的培养,是每个人终生受益的。”王欢说。

 家国情怀是立德树人的基石

 在王欢看来,教育的一个基本任务是立德树人,而在推进这个基本任务过程中,家国情怀则扮演着基石般的作用。学习是学生的本职,可以形成好的品德、习惯、思维等,“但小学是孩子社会化很重要的一个阶段,孩子们的生理和心理飞速成长,形成良好的价值观对孩子终生受用。在这个阶段,孩子纯真、阳光、灿烂,所以老师在教育的过程中,就必须把这份积极的能量呵护好。”

 在推进用家国情怀立德树人的过程中,王欢认为要高度重视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包括民族文化、传统文化等,都是几千年来在中华民族血脉中认同的。从小就接受家国情怀,会给个人的成长筑牢精神支柱。

 第二,家国情怀可以成为小学生立志筑梦的基石,成长中最大的内动力。就如同周总理少年时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样,这种志向会给学生的成长带来引领。家国情怀就是对国家、对民族、对家庭的深情大爱,他就会有责任、有担当、有使命,孩子进步的动力就会更大。

 第三,开拓一些教育的领域、方式、路径等,比如带着孩子到无边界的课堂之中去学习,到了特定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切身感受到中华民族的精神,从而产生共鸣并主动学习。“在我们教育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一点,就是不能让学生被成长、被拔苗、被安排,小孩子是成长的一种状态,所以主动性是每个孩子的成长特色,有了主动性就会萌生出很多学习的愿望、探究的热情,他的潜能就会很大。”王欢说。

 为此,王欢建议,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学校要对家国情怀的培养负主责,建议在学校的育人系统模式构建、课程构建、活动构建等方面,进行结构性的设计、实施和推进,让学生懂得在学校的教育过程中可以受到这样的主流教育。

 成绩只是片面价值认定 要给孩子注入有温度的底色

 采访中,王欢给记者讲述了一个“影为爱”项目的例子,“影为爱”——用照片传递亲情。王欢介绍,这个项目的思路源于一个三年级的学生跟父母回湖南老家过春节,节后这个小学生见证了留守儿童与外出务工父母依依惜别的场景,深受触动。此后,这个小学生便开始默默地关注打工者在北京的生活状况,并逐渐形成了一个小组规模。

 “这一组小学生用影像记录了在北京务工的建设者,照片慢慢地形成了一定数量,我们就把这些照片办成展览。同时还邮寄到务工人员的老家,让留守儿童亲眼见到自己的父母为国家建设所付出的努力,并鼓励他们好好读书。发展到最后,有投资者加入到了小学生这个团体,他们帮助留守儿童与父母团聚。其实,这就是所谓的要给孩子注入有温度的底色。”王欢饱含深情地向记者讲述了这个案例。

 为什么一定要给孩子注入这种底色?王欢解释道,这种底色一旦形成,就是发展成为一种认同,会有终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好孩子”一定是有温度、有智慧的,而有温度是第一位的。“好孩子”不仅要会学习、会创造,还应该具备学而不厌、挫而不败的意志品质。

 王欢也坦言,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人们有时候太在乎“成”了,而忽略了“长”的过程。真的要“成”,就要先让孩子的生命有温度、心中有情怀,再陪伴他一步步“长”。古今中外,无论如何定义教育,最后一定会聚焦到“成长”二字,关注学生成长是教育的核心命题,但是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长”是自然状态,“成”应该是我们追求的一个方向和目标,但是在工作过程中太多关注“成”的诉求,而忽略了“长”的过程。让学生在“长”的过程中按照规律,从容地、有尊严地发展,给“成”注入有温度的底色。

 因此,王欢给“好老师”定的标准是:“一个老师的工作能影响改变多少孩子,能帮助多少孩子有了成长和发展的变化,而并非只是孩子考了多少成绩,成绩只是对孩子片面价值的认定。” 人民网记者 夏晓伦《注入“成”的底色 重视“长”的过程——专访全国政协委员、史家教育集团校长王欢》)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