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专家谈应急:重在预防最有效的就是教育宣传

来源:
中国安全生产报
2018/09/10 17:30
浏览量

 

作者:中国家庭应急网来源:中国安全生产报 浏览次数:712 日期:2018年3月23日 10:29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已于3月13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根据方案,整合相关部门职责,组建应急管理部。代表委员们一致认为,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全方位构建应急管理体系。

 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南京市市长蓝绍敏:

 应急管理水平是一个国家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但目前的应急管理是专业条块分割管理,不利于协同配合,不能有效发挥各方应急资源优势。在他看来,组建应急管理部,可以把分散的应急管理力量整合协同起来,形成合力,收到“1+1>2”的效果。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

 看到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我感到十分振奋。组建应急管理部意义重大,一是最大限度地节省应急资源,二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急资源的效能,三是最大限度地体现预防为主的安全理念,四是最大限度地方便安全应急工作,五是最大限度地显示应急方面的大国强国风范。

 全国政协委员、防灾科技学院副院长刘春平:

 以往在发生重特大事故或灾难时,多部门联合开展应急救援,固然能起到比较好的减灾效果,但是动员和协调成本较高,且因应急资源分散,队伍建设专业化、职业化程度不够,在一些应急处置中出现了应急人员重大伤亡的情况。他表示,组建应急管理部,统筹各方应急管理力量,有利于提高救灾的专业性,有利于加强应急队伍能力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四川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副校长贺盛瑜:

 组建应急管理部,把几个部门的相关职责集中起来,解决了职责分散的问题,不管是事前预警监控,还是事后应急救援,都能够充分发挥协同作用。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绵阳市副市长蒋丽英

 应急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事前预防、预警管理是第一位的,需要花大力气去做。

 我国是灾害多发频发的国家,各种灾害成因机理复杂、相互关联,需要合作应对。组建应急管理部,显然不是“合并同类项”,而是着眼于引领社会发展的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的制度设计。

 这样的制度设计,既精简了机构,也打破了靠联席会议或临时机构协调开展跨部门救灾的格局,避免应急资源重复储备、装备重复建设,也让这些资源得以共享和灵活调配。

 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急管理,是能对重特大事故和灾害开展包括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恢复在内的系统性应急管理。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

 灾害的应急管理重在预防监测,要在做好灾害应对和灾后处置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判识潜在灾害和未来风险,做好各项防范工作,把防灾减灾的关口前移。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程建平: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事故和灾害的应急越来越需要统筹各方资源。此前各部门各有一亩三分田,资源不统筹、信息不共享。他建议,要发挥大数据、互联网等技术手段的作用,打造全方位的应急管理平台。

 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理工大学副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袁亮:

 事实上,在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加强应急管理方面,早有实践。在煤矿的应急管理中,就是利用大数据、云计算建立全过程、全方位、地上地下立体化的监控体系,开展实时监控。如在瓦斯防治方面,监测监控系统已经发展到预警阶段,如果一些参数出现异常,系统马上就报警,作业人员接到警报后就能立即停止作业,研究解决措施,把事故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蒋丽英说:应急管理重在预防,有效的预防就是教育、宣传。要让公众增强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比如遇到电梯故障,如果知道该如何应对,就可以有效避免或减少伤亡。

 刘春平建议:不管是事故还是灾害,一旦发生,第一时间还是要靠自救。要通过宣传、培训等方式加强对从业人员及公众的防灾减灾教育,提高其自救互救能力。(《代表委员谈全方位构建应急管理体系》)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