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中风成人类第一位死因尽快筛查干预刻不容缓

来源:
广州日报
2018/09/14 08:40
浏览量

 

作者:翁淑贤 杜伟明 潘英媛来源:广州日报 浏览次数:673 日期:2015年11月29日 20:16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 11月25日,广州日报名医大讲堂再次走进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以“早防早治,莫让小中风惹大麻烦”为主题,邀请该院副院长、神经病学专家洪铭范教授为大家讲解如何科学预防脑中风,并为在场听众答疑解惑。

  据洪教授介绍,脑中风具备“五高”的特点,即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额诊治费用。近年,中风已成为人类第一位死因,尽快筛查和干预脑中风已刻不容缓。但多数人对于中风的防治仍存在不少误区:  

    误区1

  吃什么药防中风  看广告问邻居?

  如今很多病人认为去医院排队检查太麻烦,又不希望自己中风,于是盲目听信各种广告、邻居推荐的药物来预防中风。对此,洪教授提醒说,脑中风的危险因素很多,包括年龄、性别、种族、遗传、高血压、吸烟、糖尿病、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其他心脏病、无症状颈动脉狭窄、膳食习惯和营养障碍、缺少体力活动、肥胖和体脂分布异常、饮酒过量、睡眠呼吸障碍、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等。

  “不同的人可能存在不同的危险因素,所以,从预防层面来说,正确的做法是先找出可能潜在的危险因素。”洪教授建议,如做血管造影检查;有中风家族史人群,发病的概率高5%~10%,应及时接受遗传咨询,评估中风风险;高危人群除了了解心脑血管有无异常、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外,还应考虑进行颅内外血管评估。

  “脑中风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洪教授说,通过定期检查,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有针对性地对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而不应盲目看广告或问邻居亲友荐药吃,因为每个人的情况可能不一样,对他人有效的药不一定适合你自己。  

    误区2

  每天吃药  不如年底通血管?

  近年来,一到季节交替温差变大、心脑血管病高发的时节,就有中老年人到医院找医生给输液“通血管”,希望以此“预防”心梗或脑中风。也有一些有过中风病史的患者嫌吃药麻烦,认为定期输液通血管“预防”中风更方便省事。

  “这种想法是完全错误的!”洪教指出,预防中风是一场“持久战”,定期输液通血管只是一种突击行为。脑中风发生的主要病理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在动脉血管内壁慢慢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血管变窄、最终使血管闭塞,甚至可脱落形成栓子阻塞血管。这些斑块好比“不定时炸弹”,随时可能破裂导致中风。而要拆除这些“不定时炸弹”,就需要控制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此外,像高血压、糖尿病等中风的危险因素也要长期干预、控制。因此,预防中风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定期通血管就可以做得到的。

  “而讲到防治中风,可选择的药物很多,并非药物费用越贵、疗效越好,适合病情的药物才是好药。”洪教授举例说,比如拜阿司匹林,一颗才几毛钱,一天服一颗,也能降低中风的发生。

  不过,他提醒,防治中风的药物也不可吃吃停停。有调查发现,中风病人在出院后如果坚持服药不到9个月的话,病人1年的死亡率会大增。而死亡率增加幅度跟服药时间是高度相关的,依从性越好,防治中风的效果更好。  

    误区3

  中风治好  就不用再吃药?

  很多病人认为中风治好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以为中风不会再光顾。

  “他们不知道脑中风的特点之一就是高复发率。”洪教授指出,我国中风患者三个月的平均复发率10%,第一年复发率高达17.7%,五年复发率差不多是30%,10年内的累计复发率可达40%,每复发一次,症状加重一次。他提醒说,中风治好仅仅是临床症状消失,其危险因素的基础病变如高血压、糖尿病或动脉粥样硬化并没有治好。

  “虽然脑中风易复发,也无需谈之而色变,只要坚持服用药物,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还是可以预防中风再发的。”就血压、血糖、胆固醇与中风的关系洪教授分析如下:

  1. 血压越高、脑中风风险越高。收缩压每升高10mmHg,脑中风的相对发病危险增加49%。舒张压每升高5mmHg,脑中风相对发病危险增加46%。降压治疗可显著有效的减少缺血性脑中风的再发风险。

  建议:目前推荐降压目标为140/90mmHg,年龄≥80岁者尽量将血压控制在150/90mmHg以下。

  2. 糖尿病可以将脑中风的风险增加1倍以上。而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风险显著增加,死亡风险增加7.2倍。

  建议:治疗糖尿病的理想目标是空腹血糖≤6.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6.5%。对于老年人,尤其是独立生活的、病程长、并发症多、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宜过于严格,空腹血糖≤7.0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7.0%,餐后2小时血糖≤10.0mmol/L即可。

  3. 胆固醇水平是导致缺血性脑中风复发的重要因素。总胆固醇每升高1mmol/L,脑中风的发生率可增加25%。

  建议:降低胆固醇水平以减少缺血性脑中风的发生、复发及死亡。

  “总之,中风恢复后一定要继续干预治疗,加强自我保健,并定期检测脑中风的危险因素,才能更有效地防复发。”他再三强调说。  

    误区4

  判断中风,只有医师才知道?

  脑中风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但如果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到医院进行溶栓或取栓等治疗,多能获得良好的疗效,甚至完全恢复。然而,很多人认为是不是中风,只有到医院医师看了才知道。

  “事实并非如此!普通人只要掌握了中风的常见特征表现,也能作判断。”洪教授举例说,比如,突然一侧肢体麻木、无力、活动不便;突然舌根发硬或言语困难不清;在短时间内一次或数次出现视物不清或失明;突然眩晕或头痛突然加剧等。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一侧麻木、无力、言语不清、剧烈眩晕提示可能已经中风,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识别中风还有一个小窍门,即常用的‘fast’法。”他介绍说:

  “f”代表face(脸):如果发现面部不对称,要反复做微笑动作,看一侧口角是否下垂和面部肌肉运动是否一致;

  “a”代表arm(胳膊):如果发现两侧肢体力量不一致时,平举双上肢5秒以上,看是否出现一肢体无力下垂;

  “s”代表speech(言语):如果出现了口齿不清时,要反复说话或朗读,观察流利程度;

  “t”代表time(时间):如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提示有脑卒中的可能,要在第一时间内到医院就诊。  

    误区5

  中风吃点药,不用急着上医院?

  临床上,不少患者发现自己可能中风后,常常自己先吃点药,等一等看会否有好转。

  “这样心怀侥幸,结果往往耽误了抢救治疗的最佳时机。”洪教授提醒说,对中风患者来说,“时间就是大脑”,一旦发现自己或家人出现中风症状,既不要过度紧张,慌慌张张乱服药,也不应该过度从容淡定,不把它当一回事。正确的做法是要尽早拨打120紧急就诊,然后安静休息等医务人员来救援。

  目前很多医院已为急性中风患者的紧急治疗开通了绿色通道,在超早期的时间窗内急诊的患者,通过溶栓等治疗,大多数患者可得到很好康复。一般来说,中风发生后,0~6小时内为脑中风治疗的黄金期,越早效果越好!患者如在发病4.5~6小时之内(最好3小时之内)进行溶栓治疗,常能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误区6

  一旦中风就会瘫痪无法自理?

  因治疗不及时,一些脑中风患者没有完全恢复正常,有的甚至致残。所以,很多人担心,是不是一旦中风就完了?

  “其实,进行合理的康复治疗大多数患者还是有希望生活自理,回归社会的。”洪教授介绍说,据世卫组织的一项统计:若能在发病后及时康复训练, 超过60%的脑中风患者可以实现日常活动自理,20%的患者需要他人的少量的帮助就能生活自理,15%的患者需要较多帮助,仅仅5%的患者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因此,康复治疗是一种降低致残率的有效手段。”他建议康复治疗应在病情稳定后1周内开始,而最佳康复期在发病后3个月之内。功能障碍的恢复大部分在发病后3~6个月内完成,但6个月后也不应该放弃治疗。因为脑损伤的恢复过程没有终点,只是恢复进程逐渐减慢,运动功能的恢复可持续到病后1年或2年,甚至有研究证实可持续中风后5年以上。恢复何时到达平台期?这与障碍的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及有无认知障碍有关。

 “但康复治疗不能简简单单地理解为‘按摩’。”他提醒:脑中风后遗症不止瘫痪,还可能有情绪障碍、性格改变、不能言语、不能控制大小便等,患者要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医师制定的方案,促进全面康复。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