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你的婚姻幸福不幸福就看这五条

来源:
360个人图书馆
2018/10/22 18:53
浏览量

作者:中国家庭应急网来源:360个人图书馆 浏览次数:2901 日期:2018年4月4日 11:58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谁不希望幸福的爱情,可是究竟什么是幸福的爱情,是王子与公主的童话,还是人猿泰山的奇遇?是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还是化蝶双飞的传说?幸福爱情的标准,我们每个人都在寻找。其实幸福爱情的标准很简单,不是王子公主,更不是化蝶双飞,而是简单的幸福五要素——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这不仅仅是幸福的五要素,更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只有人类的基本需求得到了满足,个人才可能感受到幸福。

    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亦称“基本需求层次理论”来看,人类的需求分为五种,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逐级递升。这五种需求分别为:生理上的需求,安全上的需求,社交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爱情属于情感和归属的需求之一,在选择婚恋对象时,一定要同时考虑这五方面的需求,才可能看清自我,获得幸福。

    幸福标准一:就是生理上的需要是否能得到满足

    生理上的需要,是人类最原始、最基本的需要,如空气、水、吃饭、穿衣、性欲、住宅、医疗等。生理上的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人类的生存就成了问题。这个时候,就算说“有情饮水饱”,也只能饱个三两天,真要到了即将饿死的地步,连生存都无法维持,谁也不能保证还能死心塌地地死守着这份所谓的“爱情”。生理的需要,也包括性欲的需要,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爱情的初级阶段,可以忽略彼此间性的和谐问题;然而真正进入婚姻之后,性的和谐问题,却可能成为婚姻出现矛盾,甚至解体的导火索。生理的需要,之所以成为幸福爱情的第一标准,是人类在千万年的生存繁衍之后,自然形成的生存准则,因为个体只有生存下来,才可能繁衍后代,而只有繁衍了后代,人类才可能生生不息。

    幸福标准二:安全的需要是否能得到保障

    安全的需要包括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希望免于灾难、希望未来有保障等。而在幸福爱情的标准里,安全的需要,则是指爱情里的双方,都能在爱情里感受到安全,在对方身边感受到安全,这种生理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产生更多的欲望。试想,如果你面对的是一个劫匪,或者一名暴徒,你连基础的安全都感受不到,你还有可能爱上他么?

    幸福标准三:社交的需要是否能够得到满足

    社交的需要也叫归属与爱的需要,是指个人渴望得到家庭、团体、朋友、同事的关怀爱护理解,是对友情、信任、温暖、爱情的需要。社交的需要比生理和安全需要更细微、更难捉摸。而在爱情里,社交的需要尤为突出,因为两个人的相识相处相知,其实都是社交的需要导致的。一个完全自闭的人,是很难与人建立恋爱关系的,然而不论是谁,都希望有爱,有归属感,这就是社交的需要所导致的,而在爱情里,这种社交的需要尤为突出,通过社交,通过沟通了解,相互认知相互理解,才能实现融洽的爱情。

    幸福标准四:尊重的需要是否能够得到保障

    尊重的需要可分为自尊、他尊和权力欲三类,包括自我尊重、自我评价以及尊重别人。在爱情里,尊重的需要并不需要得到完全的满足,毕竟每个人的需求并不完全相同,正所谓当初张爱玲的那句话:“遇见你我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我的心是欢喜的。”但是在爱情里,尊重的需要也要得到基本的满足,只有感觉自己被对方需要,被对方重视,才会有真正的幸福爱情。

    幸福标准五:就是自我实现的需要能否得到满足

    这是人类需求中最高层次的需求,在爱情里,这是一种创造性的需要。爱情里的自我实现,意味着充分地、活跃地、忘我地、集中全力全神贯注地体验生活,发挥自我潜能,激发对方潜能。很多美满的爱情,都给人以激情和创意,热恋中的人,往往觉得自己是辆加满油的法拉利,因为自我潜能找到了实现的舞台。(作者:军奇10vk0h4,原标题《幸福婚姻的五大标准》)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