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用餐改革倡议书

来源:
中国家庭应急网
2020/02/22 11:40
浏览量
 
 
 
       中国家庭应急网2020年2月22日讯:近日,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倪清泉发文呼吁全中国用餐要用公筷公勺,聚餐实行“分餐制”。
 
       倡议书全文如下:
 
       用餐改革倡议书
 
       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人们喜欢群集打堆凑热闹。这种文化在餐桌上体现为“共餐制”。
       与西方分食的“分餐制”不同,中国“共餐制”的就餐形式是多人围桌共食,不用公筷,大家反复用自己的筷子将同一碗盘里的食物夹起送入口中。
       这种延续了几千年的就餐习惯被视为礼仪之举,有人情味,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便于情感交流,使气氛更加融洽和谐,因而一直被国人引以为傲。
       然而,这种就餐方式隐藏着巨大的风险,是当代最落后、最愚昧、最不文明的习惯之一,为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众所周知,多人聚餐时,大家都用自己的筷子夹食同一盘里的菜,有的人甚至用筷子捞食汤菜或给别人夹菜,而筷子上无疑都带有食者的唾液。
       有人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让8个人聚餐,其中一个女士涂过口红。就餐完毕后,对除涂口红女士外的所有人的筷子进行检测。检测结果显示,所有人的筷子上都染有口红成分。
       更有甚者,吃汤锅时,大家都用筷子在汤里捞取食物,有的还用筷子在锅里搅动,那简直就是在“洗筷子”,汤锅变成了浓浓的万人唾液汤,其污染程度可想而知。
       另外,朋友、同学聚餐,难免大家兴奋,有道不完的情,说不完的话,喜欢边吃边聊天。殊不知,在众人高谈阔论,特别是在发爆破音时,唾沫满天飞,不自觉地把唾沫喷向桌上的菜肴和对方的碗筷甚至脸上。
       疾病传染需要三个条件,即传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三者缺一不可。幽门螺杆菌、甲肝、乙肝、口腔溃疡、流感、肺结核、SARS、新型肺病等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
       我们的传统就餐方式无疑为上述病毒提供了极佳的传播途径。
       有数据显示,我国60%的人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者(幽门螺旋杆菌是诱发胃癌的第一类致癌原),这样大的感染比例与我国多人混食用餐密切相关。
       欧美人实行分餐制,所以该病菌的感染率明显低于中国人。此次新型冠状肺炎病毒疫情,由于正值春节,很多病毒感染者均通过聚餐或密切接触感染,感染人群往往是整个家庭、整个家族或朋友群。
       前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早在1984年就指出了中国就餐陋习,提出要废除这种不卫生的吃饭方式,代之以“分餐制”,提倡“公筷公勺”。
       钟南山院士也深有体会地指出:“中国人喜欢用筷子夹来夹去,这在国外是没有的。过去家庭和外界接触的机会少,但现在接触得非常频繁,建议在家庭中也要使用公筷,或每人有专用碗筷。”
       令人遗憾的是,有识之士的建议并未引起国人的重视。2003年SARS之后,人们开始认识到“共餐制”的弊端,很多家庭或聚餐人一度开始自动使用公筷公勺或实行“分餐制”。
       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以及由于传统饮食习惯的强大惯性力,人们逐渐忘记SARS带来的悲伤和痛苦,重拾陋习,“共餐制”卷土重来。
       同样是在2003年SARS过后,中国香港医学会和香港民政事务总署就开始联合实施“公筷公羹推广计划”,目前少年儿童和成人都有了良好的“公筷意识”。
       在这次比SARS危害更为严重的新冠病毒肆虐之际,为了大家的健康,为切断各种病毒的传染途径,为提高全民素质和文明程度,应该立即行动起来,摒弃或改革传统餐饮陋习,用餐必用公筷公勺,聚餐实行“分餐制”。
       为此,向全民提出以下用餐改革倡议:
       1, 用餐使用公筷公勺(包括家庭用餐);
       2, 聚餐实行“分餐制”(若使用公筷公勺,则不必实行“分餐”);
       3, 聚餐不能高声喧哗,必须说话时应用手将嘴遮挡,以免食物和唾沫喷出;
       4, 养成餐前洗手习惯;
       5, 餐具必须消毒;
       6, 政府引导,媒体宣传,提高市民意识,使大家充分认识到传统用餐陋习的严重性以及公筷公勺和“分餐制”的优越性;
       7, 由卫建委和文明办牵头,开展“公筷分餐”行动,将“公筷分餐”纳入文明评测体系,倡导健康、卫生、文明的用餐方式,助推社会文明活动的深入开展。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 倪清泉
             2020年2月14日于重庆
 
       (来源:衢州传媒网,原标题《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发文呼吁:用餐要用公筷公勺》)
 
 
公筷知识
 
       公筷是公用的筷子,即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子, 放在盘上, 大家拿来用,不过不能放到口里, 是为卫生问题设计的。私筷是大家各自的筷子,且现在都提倡聚餐用公筷 餐具要消毒。
       公筷定义
       大家用来夹菜的筷子
       私筷目的
       为了方便夹菜
 
       保护他人的表现简介公筷,是专用于夹菜的筷子。不用于吃饭。为了方便夹菜,有时,每人配一双。很多人误以为使用公筷,是防止别人把病传染给自己,其实这是一种误区。使用公筷,最大的作用,是防止可能的疾病从自己身上传染出去。比如一家三口中,有人有幽门螺杆菌,那么,并非每人都要用,才能切断传染,而是只要患者使用,即可切断传染。所以,使用公筷,并不是防范他人的表现,而是保护他人的表现。相关报道曾一度广受关注的“分餐制”又逐渐隐退出广州人的餐桌。记者连日走访发现,这个曾经在“非典”时期被大力倡导的饮食新风尚,如今再遇推广危机--广州市内的中小型酒楼食肆,普遍没有建立为客人分餐的意识。中小酒楼常常忘了配公筷范女士和同事在东风东路某湘菜馆聚餐,一桌共点了10个菜,上菜前她特地嘱咐服务员要为每道菜配公筷。但令范女士纳闷的是,头三道菜都如愿配了公筷,但从第四道菜开始,又不见了公筷的影子。范女士惟有再次叮嘱服务小姐,但在上最后一道菜时,服务小姐还是忘了配公筷。范女士认为,从服务员此举大可窥见酒家对分餐制的态度。 
       根据全国餐饮业中根据中国饭店协会制订的标准,餐饮企业营业面积超过300平方米、同时接待100人以上筵席的,必须严格实行分餐制;小于300平方米的餐饮企业也应积极采用分餐制的用餐方式。但据记者了解,真正能自觉做到分餐制的中小型酒楼并不多见。绝大多数的酒楼,只在客人的提醒下才专门为每道菜配上公勺公筷。过程中也有不少问题,例如:配备的公筷多数是质量较差的一次性木筷子,木屑掉入菜中,不大符合卫生原则等。
       高级酒楼分餐成本吃不消
      记者在环市中路一家高级食府的包厢里看到,两名服务小姐正马不停蹄地为一桌12位客人分餐上菜。包厢里除了客人的大餐桌之外,还额外多了一张大桌子,用于叠放众多小碗碟。一位服务小姐向记者解释,根据分餐制的严格规定,她们在上菜前必须用相应的餐具为每位客人独立分餐,由于客人点了10多个菜,因此单单这一顿就得用上100多个碗碟。另一位服务小姐则无奈地说,过去一个包厢配一位服务员已经绰绰有余应付所有工作,如今即使两人“双手齐下”,还会手忙脚乱。客人不是嫌上菜太慢,就是觉得破坏了聚餐的气氛。
      酒家的负责人向记者透露,如果要实行彻底的分餐制,就必须增加服务员人数,大概要比多1倍。还要重新添置一批盘子、碗、筷子,尤其是碗和盘子,数量要达到的数倍,物品的损耗势必也会增加,如果长期实行分餐制,那酒店的菜肴价格必须上调至少20%才能维持的利润。如果按“一菜一公筷”的方法分餐,菜肴价格也得上涨5%至10%。
        行内人士公勺公筷易推广
       广州市疾病控制中心食品卫生监测科有关负责人表示,广州各主管部门对饮食部门的卫生要求都制定了工作指引,特别提出饮食服务行业应积极推行分餐制,然而在没有硬性规定的情况下,对分餐制的推行和监管还是有难度的。 
       中国饭店协会副会长、广州中国大酒店副总经理戴玉指出,虽然分餐制的概念在20年前就引入,但要普遍推行还需要时间。一方面,酒楼要主动树立分餐意识,为客人配备公勺公筷,另一方面,客人也要对餐饮业的分餐制进行督促,主动要求分餐。 
       据了解,分餐制的形式主要有3种:厨师分餐、服务员分餐、就餐者自行分餐。餐饮业内人士认为,在这3种分餐形式中,厨师分餐、服务员分餐在具备经济实力的大型餐厅较易推广,但对广大中小餐厅来说,这两种方式会增加餐具、人员等成本,推广起来有一定困难。提供公筷公勺,是消费者和经营者都可以接受且切实可行的方式,应大力推广。
 
      (来源:百度百科)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