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让孩子远离放弃生命悲剧的两点建议

来源:
中国家庭应急网
2020/09/26 18:31
浏览量

 

     

     一是不要试图控制孩子。

二是不要做孩子的审判者,去做他的朋友。永远不放弃他,永远支持他,帮助他。

 

01

上周又有一个14岁的孩子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这次是发生在武汉江夏一中,因在教室打扑克牌,父母被叫来学校配合管教,气愤之余的母亲当众扇了他两个耳光。这个孩子在学校走廊静立两分钟后,毫不犹豫地翻越围栏,当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可以想象,这个孩子当时静默2分钟心理的绝望和愤怒,他用决然一跳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而她的母亲恐怕此生都要活在内疚和伤痛之中。

孩子放弃生命,父母痛不欲生,这种两败俱伤的悲剧越来越常见。教养孩子的艰难和分寸着实考验着每一个为人父母的家长。

联合国儿童青少年基金会和世卫组织曾经就做过此类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自杀已成为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原因。10-19岁青少年中,约有15%的人有过自杀念头。”

在自杀者年龄排列中,12岁占第一位(40.3%),其次为14岁(22.7%),11岁和13岁(13.6%)。

这个触目惊心的数据背后,有多少个朝气的生命陨落,多少个家庭失去了欢笑,父母与孩子之间本应该是最相亲相爱的连接。但现实却在亲子关系中相爱相杀。这样的“战争”是注定没有赢家的。不论孩子还是父母,让家庭教育问题充满了巨大的挫败感。

02

当然,这个家长当众辱骂和打孩子巴掌行为,肯定是不对的。这样深深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一个没有自尊心的人是感受不到自己的珍贵和爱惜自己的。

他在激动的情绪下,是想不到父母的百般疼爱的。而只会强烈地感受到自己不被尊重和愤怒,做出极端的行为。

家长打孩子,但孩子是不敢这样对父母的,孩子在与父母的关系中,其实孩子是弱势群体,因为他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要依赖父母。

但孩子是父母行为模式的复印件,孩子也会在无形中学到同样的模式。他同样会用"攻击"的方式来表示愤怒和不满。

孩子的攻击往往呈现为“被动攻击”,即是做与家长的期待,相反方向的事。用叛逆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抗议。

而其中最极端的“被动攻击”,便是由外转向内,转向攻击自己,表示抗议。结束自己的生命,把命还你,便是一种最极端地被动攻击的方式。让你后悔,让你内疚。

03

在心理咨询的许多案例中,孩子其实最大的挫折,并不是来自于学业和物质生活,而是亲子关系的压力和危机,对自我评价的影响。不被尊重,不被理解和不被信任,这是孩子排在前三的挫折感的源头。

而身为父母最大的挫败感而引发的强烈情绪,往往是因为感觉自己对孩子教育的“失控”。这也是引发亲子关系危机的导火索。

当家长发火的时候,多半是因为孩子的反应不在自己期待的范围内,感觉对孩子的预期失控了,引发焦虑,焦虑引发指责。

    父母用责骂的方式来“攻击孩子”,希望孩子能够回到自己期待的控制范围内,但其实更多是在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恨铁不成钢。但这样的方式,孩子并不买账。

其实,一个孩子是否能够成才,是受到许多的综合因素影响。纵观很多有成就的人,也很常见是人生路走到中期和后期,突然受到某个因素的启发才发现人生的目标,继而去追求实现的。

    而很多家长所追求的孩子成才成功的思路太狭窄,太急功近利。到底怎样才算是成功成才呢?又有多少家长真正思考过?而且在你和孩子的朝夕相处中,你的孩子到底是什么才?你真的了解吗?

每一家的孩子都不一样,都独一无二。每一个家庭的情况也都不同。但给到孩子健康积极的生活成长土壤,却是每一个家庭教育的关键。也就是所谓的基础设施。

04

以下两点建议,助力你,让孩子远离放弃生命这样的悲剧。

一、 不要试图控制孩子。孩子不是为了成就你,“如你所愿”而来到这个世界的。所以,不要把孩子当做你所有的焦点和希望。

    有期待就有要求,要求不能如你所愿,那就有苛责和失望。这满满的期待其实不是爱,是负担。

与其说是希望孩子未来有好的前途,还不如说他上面承载着你自己做不到,希望孩子帮你实现的愿望,以及负载不能实现的恐惧。

一个孩子是无法背负你这么沉重的“厚望”。你如果有愿望,有梦想,自己去实现,而不应该逼迫孩子为你去实现。毕竟每一代人的理想和想法都是很不一样的。

1.如果你是职场妈妈,那么工作的时候就认真的工作,不要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孩子在家是否能够管理好自己,既然你鞭长莫及了,那就选择信任孩子。

信任也是一种能量,孩子是能够感受到的。而你的不信任,孩子也是会感觉到的。

那么被信任的孩子和不被信任的孩子,你觉得哪一个感觉自己更棒呢?

信任不代表完全放手不管,信任是指信任孩子本身就具备向好的方向去追求的天性,信任是指你相信他会有属于自己的那条路。

就如著名的心理学家温尼科特说的那样:“无需做个完美的母亲,做个足够好的母亲即可。”

2. 如果你是个全职妈妈,那么首先要搞清楚的是,放弃工作,全职抚养孩子是你自己的选择。不是孩子逼你这么做的。

很多妈妈确实为了孩子更好的成长,或者不堪事业家庭的平衡的辛苦,最后放弃了工作。但即使这样,终究也是你权衡利弊之后自己做的选择。

我自己也是一位在努力平衡事业和家庭的母亲,非常能理解这里面的纠结和辛苦。但我不得不残忍地说一句实话:毕竟孩子是自己要生的,并不是孩子逼你把他生出来的。

就如刘瑜老师在《愿你慢慢长大》里所说的一段话:“我一直有个不太正确的看法:生孩子是天底下最自私的事情,用别人的生命来完整自己。

母亲对孩子的爱,不过是她为生孩子这个选择承担后果而已,谈不上什么伟大。

甚至,我想,应该被感谢的应该是孩子,是她让父母的生命更完整,让他们的空虚有所寄托,让他们体验到生命层层开放的神秘与欣喜。”

一定不要带着牺牲感去做这一份养育工作。带着牺牲感的付出,代表着你的潜意识里认为孩子是欠你的,孩子要如你所愿,你的心里才能平衡。

但事实真相证明,如果一个父母放弃工作,就能够完全有把握让孩子长成你想要的样子,这完全就是一种人格上的“完全自恋”。

一个平凡的人却要试图掌控孩子的命运,这不是太狂妄了吗?

这样的父母完全忽视了一个现实:孩子是一个鲜活的生命,一个与众不同的个体。

他不可能完全都是如你所愿来控制成长的走向的。如果世界上有这么确定的“成功”,那每个人都会来此一搏的。

所以全职妈妈特别不要铆足了劲,盯在孩子身上。应该去发展自己的社交圈子和兴趣爱好。让孩子成为你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和唯一。让自己思维开阔,心情愉快。这才是和孩子沟通正确的打开方式。

其实当过家长的人只要细心觉察自己。就会发现一个“秘密”。那就是当我们特别容易对孩子发火的时候,常常是因为自己本身心情不佳。

然后看见孩子,怎么看怎么不顺眼。然后忍不住发火把他骂一顿。

家长如果有自己的其他领域去发展,那她就不容易焦虑。当她自己很充实,心情很愉悦的时候,她就不太容易看孩子哪都不顺眼,会有更多正面观察和耐心。

放弃控制孩子的一个很重要的认知改变,在于你要放弃心理的魔咒----“应该”两个字,不要有那么多,认为孩子就应该做到的执念。心境就会多很多的平和和客观。

自由祥和的气氛才是亲子关系和谐的开始。才是孩子克服学习困难的动力。在这样的和谐中,没有负面情绪的长期积累,孩子又怎么会走极端呢?

二、不要做孩子的审判者,去做他的朋友。永远不放弃他,永远支持他,帮助他。

哪怕他在未来只是成为社会人才中的一颗最平凡不过的螺丝钉。他也值得被这样的对待。

关于这一点我觉得要从挫折教育讲起。挫折教育一直很火热。很多家长不能理解,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这么脆弱,动不动就放弃自己的生命,都认为是因为孩子受到的挫折太少了,所以受不了委屈。一有委屈就走极端。

我觉得其实很多人都误解了挫折教育,把挫折教育的方向搞反了。

孩子成长路上的挫折,在孩子眼里本没有那么可怕。但让父母永无止境的责怪,却成为了孩子生命中最大的挫折。

真正的挫折教育,是孩子在实际生活的点滴中,遇到各种困难,产生压力和挫败感,通过学习克服困难,获得自信的一种锻炼和成长。

但我们的孩子现实中面对的挫折,实在太单一并且太沉重了!那就是来自于应试教育下的各种压力,通过“精神暴力”的方式压在孩子身上。

生活中面对挫折锻炼的机会会少吗?其实不会的!相反,一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要遇到的困难,多不胜数。但我们的孩子大多与这些困难交手的机会,都被家长剥夺了。

小的时候,孩子要自己吃饭,家长说还是妈妈喂,省的吃的到处都是。孩子到很大才学会自己吃饭,并失去了自己摸索成功的体验。

孩子与小朋友一起玩,想玩别人的玩具,这本来是让孩子学会人际交往,学会沟通,合作最好的的机会,家长说没关系,我马上回去帮你买一个!

孩子大一些说想和一起同学去旅行,家长说不要去,作文还那么差,赶紧在家多看点书,结果孩子在朋友圈里看着同学神采飞扬的描述。自己的作文还是无从下笔。

这些生活的点滴是多好的成长机会啊,而且这些成长都是适合孩子年龄段可承受和最具实际意义的体验。

    在体验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孩子从这些小困难来磨炼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继而把这种自信和能力迁移到,解决学习上的困难上。这是多顺应自然规律的成长和学习啊。

可是很多家长觉得这些都是小事,不值一提,只有学习成绩才是正事。

最后的结果,正所谓就是;你亲手剪掉了我的翅膀,还怪我不会飞。

而雪上加霜的是,正在遭遇学习压力和困难的孩子,突然发现自己还有个对手就是自己的父亲母亲。学习的压力和父母居然成为了一个阵营,而自己却是孤军作战。长期经历这些困难的孩子,能不绝望和无助吗?他还能感受到父母的爱吗?

所以啊,请永远和我们的孩子站在一个阵营上。永远支持他,帮助他。

不要像外人一样嫌弃他,挑剔他,让他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我们为人父母,要相信每个孩子的初衷都是想要成为一个好孩子的。用跑马拉松的心态来支持他。

这样,挫折的暴风雨无论来自于其他什么方向,只要最大的挫败不是来自于父母,那么他无论如何,都会是心怀温暖,眼里有爱的孩子。就算他遇到再大的困难,他会知道有人会是他的后盾和港湾,他就永远不会放弃希望。

 

 

 链接:武汉一初中男生被母亲扇打耳光后跳楼坠亡

 

 

(来源:今日头条极速版,原标题《心理学家:把握这2点,让孩子远离放弃生命的悲剧》)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