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微信钱包安全使用三大注意事项

来源:
新华网
2018/08/22 13:39
浏览量
    作者:中国家庭应急网来源:新华网、工人日报 浏览次数:1983日期:2017年8月1日 16:37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信支付如今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使用越来越频繁。但你知道吗?微信零钱连续10天超过5000元需上传身份证,否则不能使用;你被拉进的微信理财群,可能存在骗局;避免微信转错账,一招搞定!

  下面是使用微信钱包需要注意的事项,一起和来看:

  一、微信零钱连续10天超过5000元,需上传身份证照片

  日前,不少网友收到一条提示,称微信零钱连续10天超过5000元,需要上传身份证照片后,才可以使用微信支付功能。对此,微信方面表示是根据央行发布的《支付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而推行的规定。

   根据规定,客户为个人客户的,出现下列情形时,应核对客户有效身份证件,并留存有效身份证件的复印件或者影印件

   1、个人客户办理单笔收付金额人民币1万元以上或者外币等值1000美元以上支付业务的;

   2、个人客户全部账户30天内资金双边收付金额累计人民币5万元以上或外币等值1万美元以上的;

   3、个人客户全部账户资金余额连续10天超过人民币5000元或外币等值1000美元的;

  4、通过取得网上金融产品销售资质的网络支付机构买卖金融产品的;

  5、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情形。

  二、身份不明的人推荐金融产品,一定要提高警惕

  伴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渗透,特别是微信端的骗局,花样百出,层出不穷。当你被拉进所谓的“投资交流”微信群,或者微信上一些身份不明的人推荐金融产品时,一定要提高警惕。

  陷阱一:现货交易

  骗子伪装成美女的身份加好友,开始随意聊天,与“上钩”者保持暧昧的状态,以方便下一步进攻。

  前期会让你小赚,以赚取投资人的信任,但是慢慢的,投资人会发现单子逐渐出错。

  事实上,大抵带“现货”二字的投资大多都是骗局,因为目前国内并没有任何合法的现货交易平台,我们在手机上看到黄金、白银、螺纹钢等商品都是期货。

  陷阱二:二元期权

  二元期权,其实是个披着金融外衣的赌博游戏:投100元猜涨跌,猜对赚75元,猜错100元没了,猜的对象包括股票、期货、外汇等品种。

   二元期权大多通过网站平台运作,这些平台打着“交易简单、便捷、回报快”等口号,招揽投资者参与交易。这种“赢少输多”的设计,加上小周期内这些标的的涨跌多处于随机状态,稍微懂点概率的就知道,这简直比赌场还黑。而且这些交易平台都是各商家自己开发,投资者每一个操作都可以被监视甚至操控,所以才有初期尝到甜头的投资者使劲加仓,到最后却一夜破产——全是套路。

   陷阱三:微信荐股

   骗子的套路往往是自称XX机构,挂着美女头像,通过微信朋友圈,在每天上午开市前和中午休市期间发布信息,宣称拟拉抬某股票,投资者向该机构缴纳一定费用后,可通过微信或者电话提前得知买卖该只股票的信息。

   证监部门表示,不法分子通过微信、微博等工具大肆招揽客户,以拉抬股票价格为诱饵,骗取投资者缴纳的信息费或会员费,或者利用投资者资金为其操控的股票接盘,诱惑力大,欺骗性强。这些不法分子通常无固定经营场所,流窜或跨地域作案。

   三、微信转账可以设置延时到账

   日常生活中,不少人都用过微信转账的功能。如果真的转错账,应该怎么办?

  除了与对方沟通,或者拨打客服电话求职以外,你还可以提前设置微信转账延时到账功能,在意识到风险或者错误之前,找微信官方帮忙撤销转账。

  如何设置延时到账?

  1、进入微信中的"钱包"。

  2、点击右上角竖排三小点。

  3、选择"支付管理"。

  4、点击"转账到账时间",选择你需要到账的时间。

  建议是2小时到账,既不会显得太久,也可以在转错账的情况下及时做出相应对策。

   虽然延时到账的技巧不一定能百分百解决转错账或者欺诈风险,但可以为我们报警处理或者联系微信官方处理赢得一定时间。(来源:工人日报,原标题《提醒 | 你的微信钱包还好吗?三大注意事项来了!》)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