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水并不必然是灾害,而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现象。而要建“海绵城市”,就应意识到这点,利用好大自然的自我调控能力。
南方洪灾引发了一场关于洪灾的大讨论,从有些地方“填湖盖房”,到“德国防洪神器”,热点接连不断。
1998年洪水至今,18年已过去。与18年前相比,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地方也将大量资金砸向江河水利,不惜代价升级城市排水系统,但我们却发现,洪水阴影从来未曾远离。
现实中,有些地方治理者对于洪水的认知主要还是单纯“防”“堵”的思维,一边蚕食洪泛土地,一边试图把水挡住,哪里会淹就在哪里垒堤筑坝。洪水也动辄被视为猛兽,人与洪水间的关系被界定为征服与被征服,而“人定胜天”的自信和改造自然的雄心也因此衍生。
但是,堤坝越修越高,未必能给我们带来安全感,相反,河面江面变窄,河床逐年提高,河流倒悬于头顶,这不啻于一颗定时炸弹。
实质上,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也曾迷信人力可以战胜洪水:19世纪末,美国国会通过一项加高加固密西西比河的决议,美国人坚信,坚实和高大的堤防一定能够阻止洪水的泛滥,结果1927年密西西比河大洪水,沿江堤防有120处决口,上百万人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其间的因果律告诉我们,对“防洪”而言,比起治水的工程技术,我们更需要敬畏自然之心。
揆诸当下,一些城市渍水围城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填湖史。很多密布的水坝及无处不在的硬化河堤,也是湿地消失的元凶之一,一处水坝的修建,意味着下游湿地大面积萎缩。
本来,山林湖泊和湿地能起到“纳水”作用,让吸纳水量缓释降水量带来的压力,但毁山填湖等,却束缚住了自然自我调控的“手脚”。知名学者俞孔坚就提出,要把城市的大脚解放出来,就像解放过去被裹成三寸金莲的女人的小脚,此处的“大脚”就是指自然能充分自我调控的能力。究其意思,也是要摒弃某些对“人定胜天”的误解和歧见,多尊重自然对洪水的调适能力。
密西西比河大洪灾就让很多美国人省思,一些河段拆除了堤防,恢复了天然弯曲的河流,政府也动员蓄滞洪区内居民搬迁,给洪水留出充分空间。而欧洲不少国家,只提倡“避洪”,比如德国,政府就总结河流堤坝的教训,对河流逐步实施回归自然的改造,将水泥堤岸改为生态河堤,重新恢复河流两岸储水湿润带。
类似“变堵为疏”的治洪思路,我国古代早已有之。大禹治水,就以“疏洪”为主。古代城市选址多依山傍水,既要考虑到城市用水和排水的便利性,又要选在地势稍高的区域,以避开水患。
说到底,洪水并不必然是灾害,而是地球生态系统的自然现象。天灾固然无常,但有些灾难之所以成灾害,是因它是违背自然规律后大自然的报复。眼下从中央到地方,很多地方都将建设“海绵城市”提上日程,也投入甚巨,也意在如此,其落点应在恢复顺应自然调控能力上,而不是继续在“堵”上做文章。顺从了自然规律,可被自然调蓄的洪水也才能跟“灾”字脱钩。
在洪灾上吃亏,在很多国家、地区都遇到过,但吃了一堑又一堑后,必须有观念或制度上的“长一智”,那就是:对洪水要摒弃简单的“防”“堵”思维。
目前而言,中国的社会发展水平和科技实力已不可同日而语,很多地方也把大量资金砸向江河水利,不惜代价升级城市排水系统。治水技术不可谓进步不大,治水设施也不可谓升级不大。但我们却发现,洪水阴影并未曾远离。其原因何在?又有何解?
堤坝越修越高,未必给人安全感
@三四五:每年就这个季节会有洪水,平时就要多考虑下怎么疏通。对“防洪”而言,比起治水的工程技术,我们更需要敬畏自然之心。
@小鱼儿:山林湖泊和湿地能起到“纳水”作用,让吸纳水量缓释降水量带来的压力。对于这点我们应该要充分利用。其次也不要过于相信“人定胜天”,要多尊重自然对洪水的调适能力。
思维应由“治洪”向“避洪”转变
@河南网友:大禹时代已经明白了治水重点在“疏”,如果今天防洪还是简单的“堵”,那我们真是愧为大禹的后代了!我觉得可以这样说吧:今人何不学大禹,水要有路自流去。
@新京:治理洪水,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变堵为疏”的思路。比如密西西比河大洪灾就让很多美国人省思,一些河段拆除了堤防,恢复了天然弯曲的河流,给洪水留出充分空间。而欧洲不少国家,也只提倡“避洪”。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