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应急在中国(四十六)上海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精准防范打击治理电信诈骗]《中国家庭应急网》讯,9月2日,71岁的项老先生来到银行,准备将60万现金转到“警察”提供的安全账户里。关键时刻,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大宁派出所民警张子丰及时赶到:“您接到的是电信诈骗电话,千万别上当!”血汗钱保住了,项先生深感庆幸。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民警是如何知道他即将受骗、又如何找到他的?近日,记者走进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寻找答案。
为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发案态势,上海市在市级层面设立打击治理电信网络新型违法犯罪工作联席会议,并由市公安局牵头,联合通信、金融监管等部门共同组建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实行防范、打击、治理一体化运作的实战机制,构筑起保护群众财产安全的“防火墙”。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3月21日试运行、7月13日正式揭牌。截至目前,中心平台已关停涉案电话号码2800余个,封堵涉案有害网站988个,冻结涉案资金折合人民币7900余万元,成功劝阻3.5万余人次。今年1月至8月,上海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案值同比下降20.6%。
“平台凝聚了现代警务机制升级版建设和刑事侦查核心战斗力建设的智慧与创新,是上海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重要举措。”上海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白少康表示,要依托平台推动刑事侦查工作转型升级,建立健全具有上海特色的打击犯罪新机制,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和获得感。
算得“准”——
深度应用大数据,主动发现潜在“受害人”
“您今天15时接到的是一个诈骗电话,千万不要上当,也不要给陌生人汇款。”在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记者看到一名值守民警正在拨打电话,提醒群众注意防范电信诈骗。
他们是如何在茫茫人海中精确定位这些“潜在”受害人的呢?记者发现,在案件接报室的正前方墙上挂着一面大屏幕,实时显示着全市电信诈骗案发情况,涵盖涉案总金额、诈骗电话来源地等数据信息。中心平台还整合上海各警种的资源,综合形成大数据分析研判机制。通过技术手段,中心平台可以从大数据中快速分析出符合电信诈骗特点的电话,及时提醒当事人。
工作人员一旦发现有人可能上当受骗,就会立即拨打当事人电话进行提醒。如果电话占线,警方还将发送全屏显示、必须手动退出的“闪信”,在必要的情况下平台将联系属地派出所,指令他们出警当面劝阻受害人。
“我已经接到你们的提醒,我不会上当的,不用再打电话过来了。”中心平台曾接到一个“蹊跷”电话。来电几分钟前,中心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发现奉贤区一位年逾六旬的老人可能接到了诈骗电话,便及时通过电话发出预警。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这位奉贤区居民为何说着一口外地口音普通话?接听民警马上用上海话问了一句:“你太太叫什么名字?”对方完全没有听懂。民警明白这很可能是骗子冒充当事人来电,于是立即通知属地派出所查找当事人。几经周折,民警终于成功劝阻了这名当事人。
老人事后回忆,自己当时已经深信骗子的谎言,在接到中心平台来电提醒后还特地将情况通报给了冒充警察的骗子。对方不仅要求他不要相信民警来电,还冒充当事人致电中心平台,防止当事人在受到反复提醒后幡然醒悟。
“现在骗子的方法在不断变化——政府推出新政策,骗子就会写出新剧本。”据介绍,随着骗子手段不断变化升级,中心平台也升级了相应的技术手段,以加强对诈骗电话和信息的拦截。
封得“快”——
银行、网络支付机构深度合作,快速冻结涉案资金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公安机关与犯罪分子比拼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速度。过去,让民警最为难的就是涉案资金的冻结。一般情况下,被害人到派出所报案,需要先做笔录,确定涉案银行后还要申请报批,跨行转账还必须得到两家银行同时许可——一个流程下来至少5个小时。这给了犯罪分子充足的时间将被骗资金层层分解至“僵尸”账户。等流程走完了,资金往往也早已被提现。
在中心平台,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在内的多家商业银行以及在沪有办事机构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均派人入驻办公,一旦接到报警可立即共享案情信息,由他们通过内部系统查询并冻结账户。入驻的运营商能及时封停诈骗号码和钓鱼网站网址,让群众即使点击也无法访问。
为确保第一时间帮助被骗群众及时止损,中心平台实行“四班三运转”模式,保证“7×24”小时响应案件接报和预警防阻工作需求。各对接、进驻单位也做到“7×24”小时不间断响应,真正实现了“全天候”运作。同时,利用“三方通话”机制,平台一改传统询问方法和流程。在判断报警人确系遭受电信网络诈骗后,平台第一时间询问涉案账户,并通过与入驻单位的紧密对接,从机制上优化工作流程,实现了止付快、冻结快、查询快、打击快。
目前,上海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与有关单位合作的外延仍在持续扩大。近来,为规避电信部门的过滤与追踪,犯罪分子又想出了新的“花招”:他们以公检法等机关名义添加被害人的微信,步步诱骗。一些生活中习惯使用微信的高学历、高收入者已经因此被骗。记者在中心平台看到,腾讯公司已入驻中心,与上海市公安机关一起研究应对这种全新的电信诈骗模式。
打得“狠”——
优化流程践行“互联网+”理念,创新打击犯罪模式
以往公安机关在受理电信网络诈骗案件时往往是按照属地原则进行管辖。由于犯罪团伙拨打诈骗电话并不分区域,上海市公安局各分局在接到被骗群众报案后往往是各自立案,指向的其实是相似的作案手段和相同的犯罪团伙。
“互联网+”时代的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非接触性、跨区域作案等全新特征,犯罪团伙与被害人根本不需谋面,也不拘泥于“一城一地”,传统侦查办案模式显然已无法适应这种变化。如今在上海,群众无论到派出所报案,还是拨打110报警,所有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接报信息都直接被传送到中心平台统一梳理、串并、分析。在大数据分析的基础上,上海公安机关积极探索“跨省市”统一办案模式,在部分电信诈骗多发地区派驻工作点,对相似类型案件统一侦查、抓捕。
有了中心平台的数据支撑,上海公安机关得以实现对涉案工具的精确追溯,对涉案资金流向的精确追踪,对犯罪嫌疑人的精确识别和关联,进而对违法犯罪行为开展精确的全链条打击。这样既可以从案件的相互印证中寻找更多线索,更有效节约了警力和社会资源。
犯罪分子的作案手法转型升级,打击手段也须与时俱进。上海市公安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上海市公安局将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为契机,继续依托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强与外省市的交流与协作,加强公安资源与金融、通信行业资源,以及海量社会资源的整合,推动大数据建模应用由电信网络诈骗案件侦查向刑事案件侦查整体拓展,建立健全具有上海特色的打击犯罪新机制。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