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如果老觉得累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

来源:
生命时报
2018/09/14 09:18
浏览量

作者:中国家庭应急网来源:生命时报 浏览次数:709 日期:2016年1月31日 21:17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上班时,面对满桌子的工作不想动;下班后只想做个沙发土豆;看什么也提不起兴趣,做什么也没有激情,通常人们都会以为是心情失落,或者情绪抑郁。但是,据英国《每日邮报》最新报道,如果长期缺乏激情,感觉疲惫,则可能是心脏病的前兆。

 专家解析疲劳与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系 研究者指出,容易疲劳也可能是一些危险疾病的信号。比如,“经常感觉疲劳需要警惕是不是心脏出了问题。”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医师张海澄说,现代生活工作繁重,生活压力大,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让很多人处于一种过度疲劳的状态。虽然 肌肉无力会直接导致疲劳,但是疲劳感还有很多其他诱因,从供血角度来看,如果心脏功能异常或者衰竭或是心跳缓慢、严重心跳紊乱,都会直接导致心脏这个“血泵”对全身的供血量减少,对肌肉的供血减少、供氧不足,就会让人产生疲劳、无力的感觉。此外,如果给肌肉供血的血管出现了病变,也会导致肌肉供血减少,出现疲劳、乏力。另一方面,如果出现了神经病变,从大脑、脊髓到末梢神经这些传导通路的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引起疲劳、乏力。

 张海澄强调,心脏病会表现为疲劳、乏力,但不能反过来推导:疲劳一定是心脏病,只能说疲劳有可能是心脏疾病的前兆或是预警信号。 评估疲劳程度与心脏病的关系 一般情况下,心脏病患者的典型表现为胸痛、胸闷、心慌、心前区不适等症状。很多人忽视了疲惫可能预示着心脏健康。“当病情严重到一定程度后,中晚期的心脏病患者的疲劳感都会越来越明显。”

 张海澄解释,由于每个人的体力耐受不同、身体素质、心脏结构与功能等指标都有不同,身体疲劳感也不同。目前,虽然没有绝对的标准来衡量疲劳程度,但张海澄建议,日常生活中,衡量疲劳感可做“两个比较”:

 一方面可以同过去比较,如过去爬楼梯没有明显的身体变化,但现在爬相同楼梯数会出现明显的胸闷气短,心跳加速,疲劳感很长时间才能消退,这就要重视心脏健康了。

 另一方面,可以自己和自己比较。一般情况下,重度体力劳动过后会出现一定的疲劳感,这个属于正常表现,但若只是做些轻体力活动,甚至是坐着、躺着都感觉疲累,说明身体已经属于严重疲劳的状态。 医师提示 近年来,心脏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发病日趋年轻化,这都提示我们要重视心脏健康。   

 张海澄建议做好积极预防:

 1、重视身体小变化,除了疲劳外,要警惕是否有失眠焦虑、胸部疼痛、满头大汗、头晕恶心等状况,定时测量血压,及时排查心脏疾病。

 2、劳逸结合,适度锻炼,提高抗疲劳能力。

 3、饮食清淡少油腻,保持充足睡眠。

 张海澄表示,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吸烟的人都属于心脏病高发人群,更要避免过度劳累。出现重度疲劳后,应当及时到医院就诊,在医生指导下检测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必要时可做24小时动态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甚至冠脉CT或造影等排查。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