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心绞痛发作时如何自我急救用药

来源:
家庭医生在线
2018/09/18 19:55
浏览量

 

作者:中国家庭应急网来源:家庭医生在线 浏览次数:633 日期:2015年4月1日 19:27
 

 

 健康导读: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体力活动、情绪激动、吸烟、受寒、饱餐等多种因素都可能诱发。它多发生于40岁以上者,通常表现为突然发作的胸口压榨样疼痛、皮肤发冷或出汗。如果心绞痛突然发作,身边又没有医生的情况下,如何自我急救呢?

 

心绞痛发作怎么用药

 

 心绞痛突然发作如何自我急救

 首先保持镇静心态,心绞痛发作突然,疼痛严重,很多人会有焦急、烦躁或恐惧感,担心自己“好不了”或“挺不过去了”,这是不必要的。越是这样想,疼痛就越不容易缓解。因此,保持镇静的心态非常重要。

 缓慢做深呼吸,休息时要半张开嘴,缓慢做深呼吸。这样可快速增加体内氧气含量,加快疼痛缓解速度。不要因为疼痛就憋着不敢喘气,也不要急促呼吸,这样不利于增加血中氧气含量。

 马上服药了,许多人将药片含在口腔中,并不知将药置于舌下,有些人甚至将药片放在舌上面,殊不知,舌表面有舌苔和角化层,很难吸收药物,正确的舌下含药法是将药片咬啐后置于舌的下方。口腔干燥时,可饮少许水,以利药物的吸收。因此,心绞痛发作时,要采取舌下含药而不是舌上面含药。

 心绞痛病人平时也应该注意生活规律,减少发病机会,坚持适量运动,要知道规律的运动能够帮助你减轻压力,控制体重,降低血压,以及增加体内好的胆固醇量,从而预防心绞痛。

心绞痛发作怎么用药

 

 同时,心绞痛患者应学会监测血压,发现血压升高时,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降压药物。不过不要忘记降低胆固醇最好的方法就是避免吃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将一天中最丰盛的一餐安排在午餐,而晚餐则尽可能少吃,这是因为身体在夜间无法充分消化脂肪,从而避免血液黏稠,减轻心脏的负担。

 三穴包括中冲、极泉、至阳三个穴位。按穴位置及操作如下:

 1、中冲穴位在中指指端末处,可用大拇指按压。

 2、极泉穴位在腋窝动脉应手处,按穴时用大拇指往腋窝上直接按压。

 3、至阳穴在背部两肩胛的下缘连线中点,按压时应在第七胸椎棘实下陷中。心绞痛有甚者可配经处奇穴“痛灵”(位于手背3、4掌指关节下一寸处)。急救时按压穴位应连续用力刺激,频率约为每分钟100次。

心绞痛发作怎么用药

 

 按压穴位;力度准确时,一般在40秒后即可见效。平时还应注意多食一些有降脂、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天然食物,如蒜、葱、菌菇类以及蔬果等。胆固醇量高的食物以及热量过高的食品应限制进食,如蛋黄、果糖等。

 因此“自我急救三穴法”是何时何地都能实用,患者不妨一试。

 心绞痛突然发作怎么用药缓解

 硝酸甘油,吃完再坐下。心绞痛发作时,首先要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就地休息,无需躺下,以免增加回心血量从而加重心脏负担。取出随身携带的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一片,嚼碎后含于舌下,通常两分钟左右疼痛即可缓解。如果效果欠佳,5~10分钟后可在舌下再含服一片。此药可维持药效达30分钟。为防不测,用药见效后应及时坐下休息,服药后可能出现头昏、头胀、面红、发热等症状,不必担心。但青光眼患者应慎用,否则可能因眼压升高而引起剧烈眼痛、头痛、视力模糊甚至失明。

    发作频繁,用长效硝酸酯。如果患者发作频繁,可口服长效硝酸酯,通过扩张冠状动脉,增加血流。

 劳动后心绞痛,服美托洛尔。劳动后发生的心绞痛可用美托洛尔缓解,一次半片,一天两次。它能降低心肌耗氧,减轻心肌缺血。但要注意,此药易致心跳减慢。

 阿司匹林为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常用预防和治疗药物,可防止血小板在硬化了的冠状动脉内凝集,预防心绞痛发作和心梗,但消化道溃疡患者应慎用。此外,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5~10粒速效救心丸等中成药,也能缓解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药物虽然是急救药,但建议在平时购买前咨询医生具体用法。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后,仍然不能缓解,应立即去医院就诊,自行服药缓解后,也建议择期到医院进一步诊治。心绞痛患者还应注意在平时调整饮食和规律锻炼。要控制好情绪,尽量不看过于紧张、刺激的电视节目。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