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应急网》讯,2018年9月23日上午6点44分,深圳北站前往香港西九龙站的G5711次高铁列车正点发车,标志着广深港高铁全线投入运营。
在中国已经建成通车超过2万公里的高铁线路中,26公里或是一个微不足道的数字,甚至连成为零头的资格都没有,但就因为这26公里所在的位置,它就注定会在中国历史上留下明显的一笔。
01
对于中国这样面积广大的大陆国家而言,铁路的价值比交通本身更意味深远。
按照铁路发明者英国的说法,铁路是一种可以强化国家存在的工具。
铁路的本质是连接。当然,它指的不只是铁轨这种有形的,还包括通勤的时间、流程、便利性等诸多无形的方面。
实上,内地与香港早在1911年就已经通铁路了,那条存在超过一百年的老铁路大约二十年前被“广九直通”所取代,但不管是浓烟滚滚的蒸汽机车还是清洁的高速动车组;还是从九龙到广州车程从过去的5个多小时缩短到不足2小时,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感觉里依然香港是香港、内地是内地,即便是1997过去了很多年以后。
高铁以及为了方便两地往来实行的“一地两检”,将会使得心理那种飘忽的遥远被大幅缩小。
不只是深圳-香港半小时生活圈、广州-香港1小时生活圈,看看新的铁路编组运行图,香港与内地17座城市用高铁织就了10小时以内主干支脉。
对于一个国家而言,有形的、物质的连接比虚拟的网络连接更容易建立起超越空间的心理接近。
当年,为了确保欧盟的成功,即使背上高额的债务也下定决心要建造英吉利海峡海底隧道。1994年,当第一列欧洲之星通过海底隧道连接起了英国与法国,在欧洲人的内心,英国才真正不再是那个总是冷眼旁观游离在欧洲大陆之外的“岛”。
同样的,即将开通的港珠澳大桥也将具有类似的意义。
02
中国在国际上积极倡导“一带一路”,而在南中国,这“一路一桥”能否真正由线而面构建起一个整体性的湾区经济带,同样至关重要。
在完成了把世界引入中国、把中国推向世界的窗口作用后,香港有相当长时间游离在中国经济整体规划之外。
两地高铁的建设过程既让我们观察到了两地的割裂,但同时也更加认识到两地的互补,一旦这种互补演化为整体性的竞争优势,整个粤港澳湾区将有可能上升一个新的台阶。
26公里高铁,香港从动工到最终通车用了8年多时间,原预计2014年完工,结果工期一拖再拖,建设成本不断突破计划。
施工难度大、沿线地形复杂的确是主要原因,但西九龙高铁站的各种纰漏则让人叹为观止,诸如勘察不仔细,一开工就撞到地底电缆和地下水管道这种本该在设计图体现并避免的低级错误,之后是因为各种麻烦导致设计一再更改……
还有高素质建筑工人严重不足。香港本地劳动力不足,又长期不开放外劳,迄今香港建筑业外来劳工只有两千人,而新加坡有多少?130万,其中70%以上和建造相关。所以,新加坡重大工程几乎很少出现延期的情况。
26公里高铁建设,真的是暴露了香港的很多短板。
至少在建造业方面,香港这个发达地区真得是全面落后内地。以这样的效率,真不知道香港今后要如何与新加坡竞争?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香港对于公共预算的严格负责态度。有人盯着说,香港高铁每公里造价比内地贵了好多倍。这个可能也有很大的误解。
香港高铁包括了线路、车站以及相关的非铁路系统工程,而内地的铁路造价一般只包括线路和常规车站,类似广州南站这样的枢纽站点则是单独立项,不会包含在高铁成本里的。
所以26公里香港高铁线路,大约花了350亿元人民币,折合每公里造价13.4亿元,大约为广深段的5倍多。如果考虑到香港人工成本占了造价的一半,稍稍折算一下,大约比内地贵4倍不到。
这个造价已经好过英国那条全球最贵高铁很多很多了。
香港对于高铁所花的每一笔钱都会极尽追求其用途,对于工程中出现的各种责任都试图穷究到底,这一点当然更值得内地学习。
所谓的整合,就是要让后进更快的接近先进,这才有可能提升竞争力。
03
高铁通车,立竿见影的是周边的房地产。
香港已经是全球最贵的楼市。广深港高铁通车当日,西九龙高铁站附近的一个叫汇玺的楼盘加推新单位,单价高达每平方米28-45万港币。
按照这个地价,别看26公里最后花了800多亿,开发完高铁周边地块十有八九还有得赚。
至于从广州到香港,沿着高铁南下,形成了从每平方米2、3万到上百万元人民币五六档阶梯价差,随着中国香港企业在番禺、南沙落地,对于房地产的带动恐怕也不小。
这还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粤港澳的经济整合。
港资是广东改革开放最大的助推器,香港是广州最重要的外资来源地。这一数字除了在2013-2014年遭遇低谷,之后迅速拉升,它凸显了广州与香港的高关联度。
高铁的开通将广州、深圳、香港更加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这个三角地带是中国最活跃、开放、自由的区块。
这个地方拥有堪比一国的庞大人口基数,而且每年还以远超其它地区的速度涌入;拥有中国最活跃的民营经济,最完备的制造体系;拥有各有侧重的区位优势,只是需要加大力气整合;拥有正快速崛起的创新能力——据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调查,按区域创新集群的世界专利申请排名,这一地区在2016年就已经超越旧金山湾区,仅落后于东京大都市圈。
事实上,世界性的湾区要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占据一席之地,最终都会归结到技术创新这个要素上——要么你是技术更新换代的发动机,要么你是把它大规模推向市场的加速器。所以,未来技术的开发、应用,以及核心企业的成长壮大十分重要。
这一点只要想想微软、谷歌之于旧金山就能一路了然。
构成信息革命下半场的云、人工智能、区块链、生物技术……“深圳-香港-广州”也有了在全国处于领先的企业、研究团队和成果,如果以“一路一桥”为契机,各生产要素能够实现在粤港澳的较大自由的流通,那无疑将会给这一块改革开放的前沿一个新的腾飞的契机。
04
从地缘格局上讲,三地整合带来的改变将会主要体现在这三点上:
一、粤港澳湾区未来作为全球产业链条上不可替代的一环主要体现在“智造”层面上。
在技术初始端,中国目前不占优势。但在创新驱动下,世界工厂已经开始了产业升级之路。这种升级主要体现它对世界前沿应用的跟踪方面,它使得“中国 智造”成为从实验室产品到大规模应用之间极难替代的一环。
这一点已经得到验证,因为世界工厂总是能用更少的时间、更低的成本生产出符合它们想象的零配件。
二、全球分工体系重构,粤港澳湾区地位上升。
在低端制造向东南亚转移越来越不可避免的情况下,全球产业链将可能从过去的“珠三角-香港/韩国-发达国家”,转变为“东南亚-粤港澳-发达国家”,粤港澳湾区成为衔接西方发达工业国和东南亚国家的枢纽。
这一点将体现在资金、技术、人员等多个层面。事实上,目前从中国向东南亚迁移的工厂,同时也转移了不少的中国要素。以中国长期的世界工厂经验,它更容易和发展中国家交流,更习惯当地的环境。
三、在中美贸易争端的大背景下,粤港澳湾区,尤其是香港因素,有可能成为中国打破西方围堵高端制造的破局点。
而且,一旦真能实现人员、商品、交通的极大自由,香港将会获得进行产业规划调整的良机,更好应对来自新加坡的全方位挑战。
事实上,有一些政策已经露头。
9月1日起,《港澳台居民居住证申领发放办法》实施,港澳台居民居住证持有人在居住地依法享受劳动就业,参加社会保险,缴存、提取和使用住房公积金的权利。
已经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北上,主要是深圳创业,打通香港与内地的技术研发生产链条……
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或许会成为一个观察粤港澳湾区未来是否成功的指标——是否有越来越多的香港人愿意到内地创业、工作、生活。(来源:智谷趋势(ID:zgtrend),作者:青岩,原标题《香港正式接入中国高铁网,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