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应对招生骗局:杜绝侥幸才能远离诈骗

来源:
人民日报
2018/06/29 09:35
浏览量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随着各地高考分数的陆续公布,如何挑选一所心仪的大学成了当前考生和家长们关心的头等大事。国家对于高考招生录取等有透明、严格的制度规范,不过总有许多人“关己则乱”,结果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利用各种圈套实施诈骗。为此,近日各地的政法机关纷纷发布防范提示,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预防高考后多种针对考生的诈骗。

  北京法院日前就近年来审理的涉招生录取诈骗案件情况进行了通报,通报指出,利用升学、入学考试进行诈骗的犯罪分子,主要将目光集中在落榜学生、希望从军学生、艺体生、非京籍学生等群体。为什么这些群体“最受伤”?仔细分析不难发现,不法分子要么是编造所谓“领导”身份,要么是谎称有所谓“内部关系”,然后就夸下海口“只要给钱就能帮人运作入学名额”。这些在平时原本不难识破的骗局之所以频频奏效,归根结底是利用了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急切心理和迷信“托关系、走后门”的侥幸心理。

  面对此类诈骗,政法机关的事后打击只能做到亡羊补牢,事前预防警醒才是关键。骗局往往声称可以绕开正规的高校招录程序,许多落入圈套的考生和家长也正因此而错过了大学录取的机会,等到受害人发觉后再由政法机关介入打击往往为时已晚——毕竟,即使挽回了经济损失,也挽不回在人生十字路口上耽误的机遇。

  事实上,要想杜绝考生和家长们的侥幸心理,信息的透明、通畅至关重要。高考一结束,考生和家长往往都是第一次碰上高考招录,面对复杂的高考录取规则、各类高等教育的不同办学特点与学籍管理方式等,难免产生信息焦虑进而“病急乱投医”。特别是在一些不发达及贫困地区,由于信息不顺畅、不对称导致的招生诈骗屡见不鲜。对此,政府部门可以想办法让公众更加及时充分地了解到,国家的高校招生制度早已对招生政策、高校招生资格及有关考生资格、招生计划、录取信息、考生咨询及申诉渠道等予以了公开,所谓的“内部指标”都是骗局。不留死角的信息通报和防骗宣传是帮助考生和家长学会保障自身合法权利不受侵害的有效手段。

   针对高考学生的诈骗害人不浅。面对此类诈骗,除了政法机关、教育部门要在防骗知识普及、打击诈骗犯罪等方面作出持续努力,同时也要清理清除人们习惯性相信“走捷径”“托关系”等投机心理。(来源:人民日报,作者:贞元,原标题《杜绝侥幸才能远离诈骗
》)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