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溺水危险
暑期正是亲水的好时节,游泳馆和各种水上游乐场里人满为患。但这看似浅浅的一汪水,却可能在不经意间威胁到孩子的安全。
有些家长会说,孩子会游泳就好了,况且,这些地方都有救生员。事实上,即使是有救生员的泳池也不是绝对安全:孩子从高处跳水可能造成颈骨伤害;靠近泳池排水口,头发可能会被管道过滤系统吸入而无法挣脱;孩子在泳池中吃东西,也可能呛噎。
对策:家长避免此类事件发生的有效做法是:当孩子在水边和水中时,要时刻注意看管;不要让孩子直接跳(潜)入水中,即便他已学会游泳仍需在成人监护下进行;在水中不要吃东西,防止被呛。
河流、公园湖泊等地,下水后可能遭遇水草的纠缠,危险极大。而且家长带孩子“野泳”也是个坏榜样,孩子长大一些后可能独自和伙伴们去“野泳”,从而埋下隐患。
现场处置:如果孩子不幸溺水,应该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然后立刻开始进行急救。专家介绍,首先清除孩子口腔中的泥土、水草等异物;将孩子俯卧于大人膝部,拍打孩子背部,使口鼻中的水流出;然后立刻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
二、出行交通
(一)行走时怎样注意交通安全?
1、在道路上行走,要走人行道;没有人行道的道路,要靠路边行走。
2、集体外出时,最好有组织、有秩序地列队行走;结伴外出时,不要相互追逐、打闹、嬉戏;行走时要专心,注意周围情况,不要东张西望、边走边看书报或做其他事情。
3、在没有交通民警指挥的路段,要学会避让机动车辆,不与机动车辆争道抢行。
(二)骑自行车要注意哪些安全事项?
1、要经常检修自行车,保持车况完好。车闸、车铃是否灵敏、正常,尤其重要。
2、不要在马路上学骑自行车;未满十二岁的儿童,不要骑自行车上街。
3、骑自行车要在非机动车道上靠右边行驶,不逆行;转弯时不强行猛拐,要提前减慢速度,看清四周情况,以明确的手势示意后再转弯。
4、经过交叉路口,要减速慢行、注意来往的行人、车辆;不闯红灯,遇到红灯要停车等候,待绿灯亮了再继续前行。
5、骑车时不要双手撒把,不多人并骑,不互相攀扶,不互相追逐、打闹。
(三)乘坐汽车应该注意什么?
1、乘坐公共汽车,要排队候车,按先后顺序上车,不要拥挤。上下车均应等车停稳以后,先下后上,不要争抢。
2、不要把汽油、爆竹等易燃易爆的危险品带入车内。
3、乘车时不要把头、手、胳膊伸出手窗外,以免被对面来车或路边树木等刮伤;也不要向车窗外乱扔杂物,以免伤及他人。
4、乘车时要坐稳扶好,没有座位时,要双脚自然分开,侧向站立,手应握紧扶手,以免车辆紧急刹车时摔倒受伤。
5、乘坐小轿车、微型客车时,在前排乘坐时应系好安全带。
6、尽量避免乘坐卡车、拖拉机;必须乘坐时,千万不要站立在后车厢里或坐在车厢板上。
三、动物咬伤
案例:海南省海口市一男孩小飞在和小朋友玩耍时,被突然蹿出的一只狗咬了小腿一口。3个月后,小飞突然出现发热、腿部疼痛等症状,随后急转直下,突发狂犬病,医治无效后死亡。
案例剖析:每年的5-10月是狂犬病高发期,潜伏期很长。夏天孩子们在外玩,请务必看护好自己的孩子远离这些猫狗,不要和孩子招惹猫狗。一旦发生意外,及时就医打疫苗。
四、滞留车内
案例:2007年5月,安徽省一名儿童被滞留校车内6小时,最终在30℃的高温下昏迷死亡;佛山市一名1岁多的孩子,被老师遗忘在幼儿园接送幼儿的车上6个小时后,窒息死亡。
案例剖析:很多把孩子”忘“在车里的家长,事后都追悔莫及。保险起见,无论何时都不要将孩子单独留在车内。车内密闭狭小的空间容易造成儿童缺氧,严重情况下可能导致窒息。高温、缺氧等情况都会夺走孩子的生命。
五、诱拐拐骗
案例:6月以来东莞市大朗镇巷头村等地连续发生多宗儿童被拐案,犯罪分子用糖果哄骗正在玩耍的男童,并趁机将其带走,是犯罪团伙作案惯用的手段。
案例剖析:拐卖和走失儿童,是目前社会各方都极其关注的话题。目前拐骗儿童犯罪多以中老年妇女为主,且趋于城市化、社区化。有孩子的家庭,多关注这方面新闻,各地公安部门会总结预防帖子,全民普及防止拐卖事件。家长应告诉孩子遇有陌生人敲门,不要答话,不要透露是一个人在家;独自外出时遇见陌生人搭话,要提高戒备,不能吃、喝陌生人给的食物或饮料,不能跟随对方去陌生的地方。
六、器械危险
案例:邢女士带5岁的女儿琛琛在社区的健身区域内玩耍。琛琛直接从高约1.4米的双杠上掉下,后脑勺砸在双杠下的瓷砖上面,经医院医生诊断,琛琛系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需要住院观察。
案例剖析:5岁的孩子怎么能玩成人的健身设备?现在小区里的健身设备的确存在质量和管理问题,家长务必清晰一个道理:孩子有孩子的游乐园,成人的设备不能和孩子混为一谈;即使自己使用,也要注意设备的安全性,让孩子远离。家长应该为孩子体育活动准备高质量的安全护具并教会他们正确使用,检查孩子经常游戏的地点和游戏使用的设施,教育孩子游戏前要做热身运动,游戏时要遵守游戏规则,了解急救常识。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