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应急网》讯,留守儿童问题已成为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新京报为此推出了“留守儿童困境调查”专题报道,多角度呈现留守儿童生存现状。与个案采访同步,新京报记者专访了四位专家学者,分别从法律保障、安全隐患、侵害危机、青少年犯罪等方面对留守儿童问题提供解困之策。
新京报:根据你的长期调研,留守儿童面临哪些安全问题?
叶敬忠:调查发现,76.1%的留守儿童处于祖辈监护、亲戚监护或自我监护的状况,34%的父亲、母亲在儿童3岁之前就开始外出。由于管护不到位,留守低龄化加剧,加之乡村安全隐患众多,留守儿童因溺水、交通事故、中毒等意外伤害而亡故的事件日益增多。
据统计,中国每年有近5万名儿童死于意外伤害,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儿童。2014年的调查数据显示,49.2%的留守儿童在过去一年中遭遇过不同程度的意外伤害。
新京报:哪类安全隐患是首当其冲的?如何保障留守儿童的安全?
叶敬忠:溺水和交通事故身亡是留守儿童非正常死亡的两大祸患。我在农村调研发现,农村的水塘旁边没有防护栏、警示牌,水塘边沿很窄,农村孩子喜欢戏水,没有大人在一旁看护,很危险。农村的道路狭窄,交通设施不完备,村庄与城市之间连接的岔道口没有警示牌,没有限速标识,是交通事故高发地段。
为了减少这两类安全隐患伤害,农村应当加强安全防范,消除道路、桥梁、河塘等安全隐患,如增加防护栏、警示牌、限速标识,设立暑期安全巡逻队等。家长和学校要给孩子灌输安全教育,家长外出时要做好家庭安排,确保监护人有足够精力保障儿童安全,加强村庄层面的儿童保护工作,建立留守儿童档案。
新京报:你多次提出农村撤点并校不利于留守儿童安全保护。
叶敬忠:在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政策的影响下,全国农村小学从2000年的440284所减少到2013年的140328所,13年间减少了68.1%。村庄学校的上移,迫使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亲子分离的境地下,与监护人和村庄再次隔离,小孩从村庄到乡镇学校的路上,没有人看护,容易出现事故。
调查显示,安全事故在学校发生的概率极低,学校重视安全教育,在一定程度上能降低儿童安全伤害。村庄没有小学后,孩子们缺少相应的玩乐活动中心,以往孩子们喜欢在村里的学校玩耍,比在水塘边等地玩耍安全很多。
乡村失去学校,也使得乡村更加丧失活力,日益凋敝,不利于留守儿童成长。我多次呼吁政府部门应加强对乡村教育的投入,考虑适当恢复被撤并的村庄小学,使留守儿童能够就近入学。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