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应急网》讯,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拿出手机“扫一扫”如今已成为很多人的日常习惯。二维码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商场、学校、社区乃至军营,然而,许多人未必了解二维码背后隐藏的安全风险。我们在这里详细介绍二维码的相关信息和“扫一扫”的安全注意事项,希望能对大家的日常生活有所帮助。
一、二维码身世自述
我叫“二维码”,顾名思义,就是用某种特定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水平和垂直两个维度)分布的黑白相间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你们平时看到的只是我的一种样貌,是用QR(英文Quick Response缩写,“快速反应”之意)码编码的矩阵式二维码,我还有堆叠式形状的其它数十种面貌。
简单点说,我是个图形化的计算机指令,只要通过对应的识别软件就可以读取其中的指令并执行。我的黑色身形表示计算机二进制编码的“1”,白色表示“0”,从而对文字、图像等可数字化的信息进行编码。
别看我其貌不扬,我的本事大着呢,在产品防伪、网站链接、数据下载、电子凭证、手机支付等中都能见到我大显身手。而且,我的QR码形态早在1994年就被发明应用了,算起来也已经23岁,可谓互联网时代的“老字辈”。
只要被二维码扫描软件或工具识别后,我就能快速实现信息自动处理,显示出相应的网站、视频、优惠券、名片等,而且识读速度快、信息容量大、占用空间小、可靠性高。所以,别嫌我黑不溜秋、密密麻麻,人家厉害着呢!
二、“扫一扫”便捷背后的安全风险
如今,在社交、购物、管理、广告等方面,二维码着实让大家的日常生活便捷了不少,尤其在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主要媒介的移动支付中应用最普遍。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的《2016年移动支付用户调研报告》显示,2016年22.8%的用户每天使用移动支付,77.25%的用户每次支付金额在100元以下。而在很多餐厅、超市、商场甚至街边早点摊,都可以扫一扫二维码进行支付。
但“扫一扫”给人们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制作简单,人人可做。绝大多数二维码是网址链接,只要将其粘贴在二维码生成软件中,1分钟就可以制作一个二维码。
随意发布,隐蔽性强。二维码多出现在商品打折、促销广告,或热门游戏、系统升级软件中,很多用户安全意识不够,容易在猎奇或贪利心理驱动下顺手扫码。
操作方便,容易入侵。只要用手机“扫一扫”被植入病毒、木马程序或吸费软件的“有毒”二维码,安装软件或打开网址后就自动打开了病毒下载地址,病毒被下载后可自行安装,潜伏在手机后台运行,并且不会在桌面上显示任何图标,用户的通讯录、银行卡号等个人隐私信息就这样被悄无声息地盗取了。
“扫一扫”中常见的诈骗伎俩
扫码赢大奖?天上不会掉馅饼
一些群众看到“扫码获礼品”或“扫码免费赢大奖”的活动时,抱着“不要白不要”的心理顺手扫码,却很可能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将病毒植入手机,手机通讯录、银行卡卡号等个人隐私信息就被窃取,进而容易被盗款。
扫码骑单车?莫被假码遮望眼
共享单车的出现方便了大家的生活,但车身上的二维码很有可能被不法分子用“假码”覆盖,或在旁边多贴出一个“有毒”二维码。在扫码骑车时一定要仔细辨识,如果扫码后就出现付款页面或其它软件链接的话,这个二维码肯定有问题。
扫码才支付?看牢你的付款码
不法分子利用有些人不熟悉支付宝或微信钱包的使用,在网上进行支付时,故意让对方混淆自己支付软件中的“付款码”和“收款码”,通过将“收款码”替换为“付款码”来骗取对方的钱财。
扫码交罚款?警察叔叔不承认
有群众在路边停车时,车窗被贴上“违法停车单”,除了多出一个二维码,看上去就像一张真罚单。殊不知,这是不法分子伪造的,全国所有地区均未开通在罚单上扫描二维码直接缴纳交通违法罚款的服务。
中国家庭应急网应急博士告诉您:
怎样安全使用二维码
不要见“码”就扫。如果QQ、微信等收到来源不明的二维码,不点击、不查看、不理睬。尽量通过官网、官方微博或是通过认证的官方微信号等官方渠道获取相关二维码信息。
安装安全检测软件。在手机等移动终端上安装安全软件或二维码检测工具。如果通过二维码安装软件,安装好后最好先用手机杀毒软件扫描一遍再打开。
使用安全验证支付软件。用二维码支付时,尽量使用支付宝、微信等有安全验证功能的软件扫描二维码。消费支付时尽量使用“被扫”(商家用扫码枪或者摄像头扫描客户的二维码)方式,少选择“主扫”(客户用手机扫描商户的二维码)方式。
公共WiFi环境下谨慎“扫一扫”。容易被盗取手机里的资料,更不要轻易输入银行卡卡号或密码等信息。
付款码不与他人分享。不要将自己支付宝或微信钱包里的付款码截图后与他人分享,容易被不法分子获得,从而“扫”走钱财。
网购银行卡内不存入过多现金。可以通过设置银行卡或支付宝当日最高支付限额、申请支付口令或数字证书等来增加网络支付的安全系数。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