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安全是旅游中的头等大事

来源:
中国家庭应急网
2018/11/12 13:47
浏览量

 

作者:中国家庭应急网来源:中国家庭应急网 浏览次数:3184 日期:2017年4月26日 18:38
 

 

本文要点速览:

 1、安全如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

 2、从众多旅游安全事故的引致因素来看,多数安全事故是由于疏忽大意、风险意识淡薄等因素而引发的。

 3、游客需要有规则意识,应尊重异地的法律、规则、自然地理环境。

 4、以自助游、自驾游、民俗游、农家乐等出游方式为标志的大众旅游时代对旅游安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5、旅游保险“花小钱、管大用”。不管是跟团还是自由行,游客最好购买综合型的旅游意外险。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安全如阳光和空气,“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有专家指出,屡屡发生的旅游事故不仅给个体家庭带来灾难,也对旅游业形象、旅游经营者和社会大众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中国旅游改革发展咨询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安全基地主任郑向敏说,“从众多旅游安全事故的引致因素来看,多数安全事故是由于疏忽大意、风险意识淡薄等因素而引发的。”

 无论是年初发生的宁波老虎咬人事件,还是屡见不鲜的驴友“探险”走失发生意外等事故,无不体现出游客风险意识淡薄,甚至无视规则的代价。专家提醒,在外游玩,游客需要有规则意识,应尊重异地的法律、规则、自然地理环境。

 除此之外,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还与旅游市场迅猛发展,规模壮大有关。据统计,2016年国内旅游达到44.4亿人次。北京法学会旅游法研究会副秘书长李广曾表示,在旅游供给和需求都快速增加的情况下,容易出现重数量而轻质量和轻安全问题。

 郑向敏指出,大众旅游时代,旅游活动常态化、平民化,各类旅游设施设备常常超负荷运作,经常出现“过载”现象,各类旅游设施设备得不到定期检查、更新与维护,积累众多风险隐患。

大型游乐设施属于特种设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对其有着严格的规定,郑向敏建议,相关旅游企业一方面要按照法律法规加强对设施设备的管护运营,另一方面对操作人员要加强培训,严格按照流程进行操作。

 此外,旅游活动也常常受到各类自然灾害的侵袭,在偶发性的重大突发事件中,旅游管理单位和旅游经营单位应该加强对风险的监测预警能力,如可能导致重大旅游伤亡的台风、龙卷风、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在旅游旺季时段,针对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问题,必须做出预警,避免大规模人流聚集可能导致的踩踏挤压等系列风险。

 全域旅游更要加强安全防范

 “在我国的旅游结构中,非景点旅游的游客人数占到将近80%,住宾馆饭店的游客比重也越来越小。”今年两会期间,李金早在“两会部长通道”答记者问时表示,伴随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和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原有的景区景点旅游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要转变成全域旅游发展模式。

 安全,是旅游中的头等大事。以自助游、自驾游、民俗游、农家乐等出游方式为标志的大众旅游时代也对旅游安全提出了更大的挑战。

 “处处是景点、处处可观光、出处可停留,停留下来就要有风险意识。”在郑向敏看来,全域旅游时代,一方面,旅游者个人的防范意识与法律意识都要加强。另一方面,各地要拥有自己的防范监管体系和保障措施。他建议,县区可以与保险公司合作,向游客推出区域保险,让其来承担游客发生意外事故的风险。

 旅游保险经常被人称为“花小钱、管大用”。保险专家建议,不管是跟团还是自由行,游客最好购买综合型的旅游意外险,一般涵盖了意外伤亡、高风险运动、医疗住院、延误变更、个人钱财损失、个人行李及随身物品损失、全球救援服务等保障。游客还可以选择针对性更强的保险,如海岛、户外运动、高原、自驾、滑雪、邮轮、留学等保险产品。

 旅游安全无小事。为更好地保障旅游安全,需要政府加强安全监管、景区提高安全防范、游客提高安全意识,多方共同努力才能确保每位游客每次旅行开心、无忧、幸福。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