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从产品到产业:应急产业发展前景无限

来源:
中国家庭应急网
2018/11/28 18:53
浏览量

 

作者:本站编辑部来源:家庭应急网 浏览次数:4153 日期:2015年1月6日 14:42
 

 《中国家庭应急网》讯,中国古代就有“应急”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关于灾害的记载,《二十四史》中也有专门的《灾荒史》,足以证明我们中国古人就非常注重应急工作。

 当代我国应急领域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2005年以前处于婴儿期:这一时期应急的特点是自发、零散、单点,且不联动、不智能、不成体系;

 2006年以后是应急的童年:在这一阶段应急已具有一定的框架体系,但智能化水平不高。

 未来应急将进入青春期:实现蓬勃发展,未来应急需要不断的对现有的框架体系进行完善和填充,实现精细化并达到准确预测的水平。在现阶段的应急处置过程当中,软件系统所发挥的作用仍然很低,急需提高应急的智能化水平。

 2011年版《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把应急产品的开发和生产作为一个全新的门类,已被列为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一个产业。从应急产品应急产业”,充分证明了由政府和民间应急管理的需求而产生的应急产业,正在不断发展壮大。国家鼓励企业开发应急产品,鼓励发展的应急产品主要集中在高科技产品,其中有对自然灾害的监测预警的,有应对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灾害的处理的,还有灾害中生命应急救治等等。

 目前,应急产品面向的主要客户以政府部门为主,然而目前我国政府应急最大的弊端却是数据,没有数据就无法做出决策。从国家层面来讲,比较重视硬件设施的建设,因为硬件设施建设比较可见且可控,而软件和数据库的建设则容易被忽略。在国外则恰恰相反,有了庞大的数据库,上百年的数据均可为当前的决策者提供有用的帮助。从纵向上看,中国有几千年的历史文献记录,却没有人将其整理成现代化的数据供决策者参考,着实令人惋惜。从横向上看,数据掌握在各个不同的部门,由于种种原因,数据的共享、交换程度还非常的落后,远未达到及时共享的水平。

 同方物联网应用产业本部技术总监赵博士在接受赛迪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的应急软件产品不够智能化,其主要原因是软件预算太低,由于对软件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在软件领域的投入也严重不足,企业只能以较低的成本实现较高的质量,这样软件产品必然大打折扣,智能化水平也相当有限。诚然,便宜无好货,好货不便宜,这句俗语最能解释当前应急产业的现状。实际上,硬件设备的更新淘汰速度非常快,而软件、尤其是数据永远不会淘汰,数据越久其价值越高,然而其投入只是硬件投入的十分之一甚至百分之一。国外对数据、软件、硬件建设的投入比例是100101,而中国则是110100,这种倒金字塔结构非常不牢固,这也是中国应急产业亟需解决的首要问题之一。

 当前,我国已将应急从“产品上升到产业的角度,各地也采购了一些应急产品,上了一些信息化系统,制定了相应的应急预案,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十二五”期间,应急产业的工作重点应放到应急体系化建设中来,实现从点到面的结合;应对应急系统建设报以足够重视,尤其是对数据的重视力度,从这一刻起录入数据,为将来的应急处理决策做出有力支撑;另外,应完善健全应急领域的法律法规体系,为应急产业的蓬勃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除政府应急以外,行业应急市场也急需开拓。政府应急侧重于系统的综合性,通过汇总各个不同行业的专业数据和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综合性的方案,而行业应急则体现为其专业性,如地质灾害需要地质灾害部门用专业知识提供方案,供预测预警作参考。

 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快应急产业发展的意见》,标志着我国应急产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期。我国足够重视应急产业,搭建了国家应急平台,有了这一平台作为框架支撑,可以对行业应急做较好的战略引导。政府应急需要更多内容去填充平台框架,行业应急则需要不断深耕挖掘,中国的应急市场足够宽广,必将培养出一批专业的应急企业不断发展,与应急产业一同走向巅峰。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