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进入新时代:


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对安全健康的要求日益增长


我们的愿景:


让中国民众成为有高急商和终身安全能力的人

本站首页 | 会员中心 | 注册 | 登录

中国家庭应急新媒体

关于我们  本站专稿  在线留言  服务提示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备案号: 赣ICP备14007432号-1  
网站建设:
中企动力 南昌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家庭应急网微博

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家庭应急网手机app

中国家庭应急网官网

可信组件

不要不害怕 也不要过度恐慌

来源:
中国家庭应急网
2020/02/20 13:16
浏览量
 
 
 
本文专家:
 
    张昕,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
 
 
    这个年,因为一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斗,无数人的心凝聚到了一起。
    疫情发生下,当大家都在关注病毒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很多心理情绪问题,或许你还没有意识到。
 
    一方面,有的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对疫情毫无警觉、无动于衷,另一方面,有些人则过度恐慌、过度焦虑;
    再一方面,有人将正常的防护、戒备当作“过度恐慌”,再另一方面,又有人觉得这个年过得太糟糕了,快被自己的过度共情而压垮……
    疫情之下,需要战胜的除了病毒,还有这些心理问题。
    所以,今天谈一谈疫情之下人们恐慌情绪的利弊,以及我们普通人要用什么样的心态面对这次疫情,以及帮助别人。
    有恐惧到底对不对?
    焦虑甚至恐慌,其实是很正常的情绪,有其进化价值。
    恐惧,这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基本情绪。所谓基本情绪——就是那种不用学习、一出生就会表达的情绪。人类情绪的基本功能之一就是保证生存。
    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看,我们会对很多事物产生害怕的情绪:无论是蛇虫猛兽,还是对未知事物,但正是因为这些恐惧,我们才可以保持警觉,远离致命的伤害。
    在了解情绪心理学时,有这样一个的例子:在新生代,有两个原始人在草原上远远看见一头狮子,一个害怕了,扭头就跑(启动“战或逃”反射);另一个无所畏惧,也不逃跑。这种情况下,谁的生存概率更高?
    那当然是懂得害怕和逃跑的人了。
    可以这样说,是恐惧和害怕,让我们得以生存;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敬畏,让我们的基因得以代代延续。
    在《疯狂原始人》中有这样一句话:“永远不要不害怕。”
    这句话其实是没错的。就算到了科技手段十分发达的今天,这句话依然适用。
    敬畏自然,就不会去乱捕食野味;敬畏生命,就不会将自己暴露在毫无保护的疫情中横冲直撞,给自己带来危险不说,还有可能将传播病毒的风险带给无辜的家人。
    所以,当面对新型肺炎产生恐惧心理是正常的。
    但是,恐惧除了让我们趋利避害,也有可能干扰我们的认知。
 
    过度恐慌会让你更糟
 
    虽然焦虑和恐惧能够让我们躲避危险,但是这种焦虑也可能会让我们:
    01
    过度敏感
    在情绪心理学中有一种“情绪一致”的现象,即当个体处于害怕的情绪中时,他们就更容易关注到环境中的威胁性信息,这样往往会让他放大信息中的负面信号。
    现在的危险也许是三分,但是你可能将它放大到了十二分。
    02
    信息的过度收集
    其实这本来是为了降低自己的不确定性和不安全感而产生的行为,但是越怕,就越关注坏消息,越关注坏消息,就越害怕,从而恶性循环。
    03
    过度共情
    共情本身是一种宝贵的能力,让我们富有同情心和利他性,在天灾人祸面前团结一致、互帮互助。
    但是过度的共情,会让人不只是出手相助,还会因为对方的痛苦而感到痛苦,甚至导致了自己的悲伤、低落、抑郁的情绪。这样一来不仅帮助不了别人,还会伤害自己,给身边人造成困扰。
    有些人可能每天关注着疫情信息,看到奋战在一线医务人员和患者,情绪也受到感染,彻底崩了,甚至感到痛不欲生,怀疑自己要抑郁了。
    疫情当前,已经确诊的病人和奋战在一线的医生,当然是承受压力和痛苦最大的一群人。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情况还没有那么糟糕,如果自己吓自己,吓出病来,不仅不能帮助医生和病患,反而是给医生添乱。
    所以,在了解现状的前提下,放下手机,不要承载过大的压力,否则坏情绪会先将你撂倒。
 
    过度恐慌,是谣言滋生的温床
 
    现在的信息渠道发达,各种真伪混杂的消息也会口耳相传。
    在官方通报了一些基本事实和数据的情况下,人们为了增强自己的控制感,往往需要更多、更生动、更绘声绘色的细节。
    所以现在只要有一点信息漏出来,大家就倾向于相信和传播,因为我们有“获取资讯的需求”。至于那个观点、想法对不对,可能已经不再重要了。因为“获取资讯的需求”已经被满足了。
    然而过度恐慌往往会干扰了人们的判断,从而去相信并且放大那些坏的、可怕的消息。
    再加上知识盲区,就会进一步加深这样的情绪。
    所以,此次疫情也先后出现了“熏醋”“少吃香蕉”“淡盐水消毒”,甚至有“吃老鼠肉治咳嗽”“多抽烟防肺炎”“酒精泡澡”这样的谣言。
    警惕情绪性影响,保持理性和判断力,保持“警觉但不恐慌”的心态,是避免信息从众的好方法。
 
    面对疫情,该如何进行心理疏导?普通人在这场疫情中该如何自我疏导呢?
 
    1、尽量放下手机,不要让自己沉溺在负面信息中。
    2、听专家的话,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
    3、既不过度恐慌,又要保持戒备。
    4、别只关注痛苦的一面,也要关注好消息。
    5、趁着这个难得的机会,和家人聊聊天、做做饭,也可以学习、读书、健身锻炼、充实自我。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已经出现了比较严重的情绪问题或心理问题,请不要一个人自己扛着,一定要向家人、朋友、专业咨询师求助。
    现在真网络上有各种消息,有的消息一看就是假的,请相信官方渠道消息。
    另外记住戴口罩、勤洗手、少出门,不给社会添乱,才是正确的应对方式。
 
    (来源:科普中国,原标题《面对疫情,恐惧是正常的,但过度恐慌会让你更糟!这份心理处方请收好!》)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