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60%的犯罪人属于危险心结犯罪
- 分类:心理健康
- 作者:李玫瑾
- 来源:家庭应急网-危险商数网
- 发布时间:2022-06-22 18:19
- 访问量:
60%的犯罪人属于危险心结犯罪
【概要描述】40%具有危险人格的犯罪人是惯犯、累犯、系列犯;60%犯罪人属于危险心结犯罪这些人因为曾经的心理刺激留下创伤一旦时机成熟就会引爆。
- 分类:心理健康
- 作者:李玫瑾
- 来源:家庭应急网-危险商数网
- 发布时间:2022-06-22 18:19
- 访问量:
今天分享一篇笔记,书名是《犯罪心理研究》,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玫瑾,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教授。经常看法制节目的观众对她应该不陌生,每当有重大案件发生,很多媒体都会首先邀请她担任访谈嘉宾。
在《犯罪心理研究》中,李玫瑾教授主要探讨了究竟什么人在犯罪,他们为什么要犯罪,也就是犯罪人的基本类型和犯罪心理的不同表现。以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是否稳定持续为标准,她把犯罪人分成了两大类:危险人格犯罪和危险心结犯罪。
决定犯罪案件数量的只是40%的具有危险人格的犯罪人,这部分人以犯罪为生甚至以犯罪为乐,往往是惯犯、累犯、系列犯;另外60%的犯罪人属于危险心结犯罪,这些人平时生活正常,人格也正常,但因为曾经的心理刺激留下创伤,就像埋下定时炸弹,一旦内部外部的时机成熟,就会引爆。
第一部分,犯罪人的基本类型、特点
一,危险人格犯罪 40%
危险人格犯罪包括反社会人格,犯罪人格,缺陷人格。
反社会人格,就是仇恨社会、报复社会,其实具有反社会人格特征的人,对社会没啥概念,他们就像撞进文明社会的野兽,毫无良知、冷酷无情、肆意妄为。形容这类人还有一个术语叫“道德白痴”,反社会人格有三个主要特征:
第一个:先天形成为主,早年开始犯罪。
李玫瑾在研究了一些反社会人格的实际案例后也发现后天的影响并不明显。比如,他们的家庭背景都基本正常,父母没有明显的心理异常或者管教不当,从家庭教育到周围环境都找不到明显的不良影响,但反社会人格却很早就开始出现暴力倾向和其他违法犯罪行为,这里的很早指的是10岁以前,而受后天环境影响的犯罪人通常要到青春期或者成年以后才首次犯罪。
第二个特征,是缺少基本情感,后天难以教化。
“吴若甫绑架案”的主犯王立华,王立华第一次入狱时想着出来以后要大干一场,他当时是怎么策划的呢?他想的第一个念头是出来把母亲先杀了,因为母亲知道他犯罪肯定很痛苦,干脆把她杀了,不让她知道。对亲人的依恋是人类的基本情感,反社会人格的核心特征恰恰是先天缺失基本情感,显然王立华是反社会人格,。对反社会人格来说,不管是早期的家庭教育,还是后来的法律惩罚,都很难阻止他们走上犯罪之路,他们不仅无情,而且毫无羞耻和罪恶感,是名副其实的“天生杀人狂”。
第三个特征:聪明善于谋划,操纵团伙犯罪。
反社会人格在实施犯罪时都表现得极其聪明,不光聪明,他们还特别善于驾驭和操纵别人,所以反社会人格很容易成为犯罪团伙的头目。比如绑架吴若甫的王立华。
反社会人格,主要强调了危险人格的先天因素,但其实危险人格还有另外两个类型是后天导致的,那就是犯罪人格和缺陷人格。简单来说犯罪人格是因为生而不养,缺陷人格是养而不教。犯罪人格的特点是动机特别简单,但是手段非常残忍,他们基本上以犯罪为生,也就是说他活一天,他所有的需要,食色性也这些东西,都会以犯罪的方式来解决。
实际上60%的犯罪人都是属于这种,就是平时生活正常,从来没有不良行为,却突然出现暴力犯罪,这就是李玫瑾总结的第二种犯罪人的类型——危险心结犯罪。心结是某个时刻某个点上受到刺激,形成创伤又没法消化,埋下了隐患,就像一颗定时炸弹埋藏在心底,一旦内部外部的时机成熟,就会引爆。
二,危险心结犯罪60%
危险心结犯罪也可以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意结类,也就是在潜意识层面产生心结的犯罪;第二类是知结类犯罪,也就是在认知层面产生心结的犯罪;第三类是情结类,也就是在情绪层面产生心结的犯罪。
马加爵案就非常典型,当时全社会都对他的犯罪动机感到好奇,按照他的口供,仅仅因为打牌发生口角就有预谋地杀害四名同学,这实在有点说不通。媒体和大众纷纷猜测他是因为贫穷带来的自尊问题而犯罪,但李玫瑾否认了这种说法,她认为马加爵是为了灭口才杀人,因为有些事他不想让更多人知道,而这些事和性有关,在唯一一次记者的直面采访中,马加爵承认自己平时会浏览黄色网站,并在校外有多次性体验。虽然欲望促使他有了行动,但从小在闭塞的环境中长大,受保守性格和传统观念影响,马加爵并不能正视自己的欲望和行为,更难以面对被同学知道后的议论和嘲笑,这种羞愧难当的感受和内心的巨大冲突激发他走向了犯罪。
认知上的偏执和扭曲则导致了知结类的犯罪,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挫折后,不能正确认识问题,而是把责任推向他人,所以知结类犯罪往往具有很强的报复性,在陕西道观疯狂杀害十人的邱兴华就是典型代表。他去道观求签,怀疑住持熊某与他老婆有染,随后发现有种种迹象可以证实自己的怀疑,于是就大开杀戒,邱兴华在法庭审判中再三强调熊某该杀,自己是因蒙羞而伸张正义,但他的猜测完全是捕风捉影。
在旁观者看来,邱兴华简直是戏精上身,先给自己扣上一顶莫须有的绿帽子,然后再以替天行道的姿态杀人。说白了,他其实是把自己的无能和无奈都转嫁到一个假想敌身上,这就是很典型的认知扭结现象。
第三种危险心结,也就是情结类犯罪。这类犯罪人因为早年在养育过程中受到过情感创伤,和亲人在情感以及语言交流上存在障碍,所以他们大都少言寡语、内心封闭、情感孤独,过去的创伤也一直淤积在心里,始终无法摆脱痛苦的感受。当这种痛苦的情绪积压到一定程度,又无法宣泄,就会以犯罪的方式来表达。
情结类犯罪最大的特征和危害是“侵害对象泛化”,也就是见谁杀谁,
在李玫瑾常列举的情结类案件中,木马杀人案的黄勇很具代表性,黄勇从小亲情匮乏,生活孤独,虽然内心渴望被人重视、关心,希望有人为他感到骄傲,但现实生活中从未得到满足和实现,因为情感长期得不到满足,他产生了一种愤怒和冲动:“有一天让你们都知道我的存在,有一天让你们都知道我的厉害。”他用自制的木马游戏杀害了17名无辜的青少年,一不为钱,二不为性,三无冤仇,只为了证明我很厉害,我很酷。
第二部分,研究犯罪心理的作用
一方面可以帮助公安机关侦查破案,抓捕嫌疑人,另一方面可以找到预防犯罪的关键环节和途径,有效减少犯罪人群和犯罪案件的数量。同时让公众知道犯罪心理是怎么回事,从一个案件中得到警示和启发。
大家最感兴趣的可能是第一条:犯罪心理研究具体怎么帮助侦查破案。这里首先要给介绍一个概念叫“犯罪心理画像”,也叫“犯罪心理侧写”,大家都在通缉令上见过犯罪模拟画像吧?也就是公安人员通过目击者口述画出犯罪嫌疑人的面部肖像。那犯罪心理画像就是通过犯罪的具体行为以及现场的各种信息来推断犯罪人的体貌特征和心理特点,从而缩小犯罪嫌疑人范围,帮助侦破案件。再举两个具体的案例大家就更好理解了。
李玫瑾被称作“中国犯罪心理画像第一人”,警方遇到疑案难案经常会找她分析。李玫瑾讲到她曾经参与过的一起凶杀案,犯罪人将女性杀害并碎尸,受害者两个乳房被挖掉,法医鉴定说这是一刀割下来的,普通人用一刀旋一整圈是不容易做到的,通常会有停顿,两至三刀才能完成。刑警问李玫瑾:什么样的人会有这样的刀法呢?医生,屠夫,还是厨师?李玫瑾判断是厨师,因为医生手术中常常是用刀片划开,屠夫杀生更多是用砍,只有厨师会这种旋切的刀法……后来那个案件告破,果然是一个当过厨师的人干的。
听了有没有觉得很神奇?
实际上“犯罪心理画像”在我国的刑事侦查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不仅犯罪人的指纹、DNA能建立数据库,犯罪行为也能建立数据库。
犯罪心理学的第三个作用,是让公众知道犯罪心理是怎么回事,使一个案件的社会意义最大化。
来源:李玫谨《犯罪心理研究》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家庭应急网-危险商数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