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应急网-危险商数网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避险场景

hedging scenarios

暂时没有内容信息显示
请先在网站后台添加数据记录。

资讯详情

大兴安岭火灾纪实(三)

  • 分类:劳作避险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1-07 21:08
  • 访问量:

大兴安岭火灾纪实(三)

【概要描述】

  • 分类:劳作避险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1-07 21:08
  • 访问量:
详情

  大兴安岭火灾纪实(三)
  2016-12-16 23:30-23:59 责编:王仁宏
  1987年5月,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发生的特大火灾,101万公顷森林受害,5万多人受灾,当时的林业部部长、大兴安岭地区专员、漠河县县长被撤职,有些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因为这场大火而发生改变,而很多人在大火中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亲人朋友。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大兴安岭火灾纪实。
  提起大兴安岭,相信很多人想到的都是那繁茂的树木,看不见边的山岭,郁郁葱葱的森林。而在大兴安岭地区工作和生活的人,很多人都深深的记得,在20多年前,这里曾经发生过一场震惊世界的大火。今天的《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我们和您一起继续关注和回顾:1987年,大兴安岭5.6火灾纪实,第三集。
  1987年,一场大火烧了大兴安岭五分之一,101万公顷森林受害,5万多人受灾,211人丧生,间接经济损失达69.13亿元。很多人的人生道路因为这场大火而发生改变,而很多人在大火中失去了生命、失去了亲人朋友……所有的一切都源于那场大火,那一场大火,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思考。
  从6日下午着火,到7日下午起大风,其实老天给人们留下了足有一天一夜的时间。有人说,如果气象部门能够早一点预报到大风,及时发出警告,也许人们可以投入更大的力量赶在风起之前把火扑灭。当时有人说:“没有人预报出那场大风。”
  但这里的记忆可能有些出入。在《中国青年报》当年的著名文章《红色的警告》一文中写到:“5月5日,漠河县防火办的电话记录上清楚地记载着地区气象台的大风预报和高温警报:5月7日大风可达‘火险级’,气温将升高到摄氏23度。”
  20年前,“火险级”风是什么等级的风,漠河当地很多人说,一直以来,当地5级以上的风就被视为有火险,家家户户不许起火做饭,只能吃干粮。看来,这个“火险级”风应该是5级以上风。
  当年大兴安岭地区只在加格达奇设有一个气象台。“当时加格达奇气象台只是每天晚上向地区电视台提供一次天气预报。漠河县只是在漠河乡有一个气象观测点,任务只是收集气象资料,不做天气预报。”
  张举说,“山区的小气候十分复杂。那天晚上,漠河刮起了八九级风,加格达奇这里还是风平浪静。”
  在那种天气形势下,扑火已经是不可能的了。所以,及时通知群众疏散就成了重要的工作。当年的《中国青年报》报道中有这样一个细节:当大火向漠河县城逼近的时候,当时的漠河县委书记王招英向县电视台播音员口授播音稿,并要求立即播出,内容是:“县城里的男女青壮劳力,一律自带工具去西山打防火道。老弱病幼留在家中,不得乱动。”这个播音员具备一些气象知识,他本想在紧急通知中加进让群众赶快疏散的话,可是没敢自行修改……
  这个细节的引用,是想说明当地主官的主观判断失误。但报道刊出后,引起了漠河方面的不满和反驳。新华社的记者再次采访了毛凯,接受采访时,他已经是50多岁的人了,是那种健谈的东北男人。毛凯坚决否认了《中国青年报》的报道,只证实了当天下午5点多钟王招英向他口授通知的情况,毛凯更多的讲述了当时他带着家人从火海中死里逃生的种种惊险经历,如果真有那种先见之明,毛凯本来是有充分的时间带着家人“疏散”的。
  可以理解,当时所有的人都没有经验。火入县城的时候,群众是在惊声高呼中口口相传四散奔逃的。当年中青报记者雷收麦的采访笔记中,倒是记下了,图强林业局的领导在大火马上要席卷图强的时候,除了通过高音喇叭呼叫群众转移外,曾经利用那一短暂的时刻,电话通知了下面的阿木尔林业局。
  阿木尔林业局的领导应该是获知了火灾的消息的。但即便如此,他们仍然没有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没有下决心立即通知群众转移。他们还派了一个消防车向图强方面开去打探消息,但很快消防车就陷入大火包围回不来了。
  当时阿木尔局广播站的播音员王小华是在睡梦中被看见火光的更夫叫醒的,她立刻打开机器,对着扩音器大喊:大家赶紧起来向大河边转移,她连喊了16遍,电路就被烧断了。
  “说起来,那时候思想还是麻痹,那么大、那么快的火,谁也没见过,谁也没想到。”张举这样说。
  范国萍曾经是漠河县建设局副局长。当年着大火的时候,范国萍结婚刚一年,正在临产期。
  范国萍是和弟弟一起跑出家门的。“其实那会儿我行动已经很不方便了,但不知为什么,火在后面追着,我跑得比谁都快。”
  “那一夜,听见县城里就像除夕晚上放鞭炮一样,到处噼啪作响,其实都是各家电视机的爆炸声。
  “到了快半夜,母亲、妹妹终于找到了我们。一家人相聚,还来不及高兴,就遇到了新的危险。因为部队院中有一个弹药库,所以还要组织院子里的群众向外跑。因为我是孕妇,就照顾我坐在部队卡车的驾驶楼里,怀里还抱着个电台。车厢里挤满了群众,卡车冲出火海的时候,连车厢木板子都直冒火星。
  “卡车冲到野外一片烧过的空地中停下来,不远的地方,就看见当时的副县长正拿着电台向地区报告:‘我是漠河,我是漠河,漠河全城覆灭!’那种感觉,真是说不出的凄凉。
  “早上四点多钟,上山打火的爱人回来找到了我,我们两个相见都是泪流满面。那一夜,所有跑散的家人们都在拼命相互寻找,所有活下来的人都有一种大难不死的庆幸。
  “到了早上六七点钟,我们在父亲的机关里找到一间四面透风的小房子住下来。到了9日早上,我就开始阵痛生产了。
  “那种环境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都是特别的真挚。一个同事在家中找到一罐被大火烧熟的鸡蛋,还有一个邻居在家中找到被大火烧熟的鹅,都捧来给我吃。周围的人凑来红糖、白糖、冻奶粉。有个姓纪的老太太,因为儿媳妇也要生产,跑出来的时候把产包带出来了,就先给我第一个接生。”
  当年24岁的刘丽新,已经是两个女儿的妈妈,大女儿5岁,小女儿只有两个月。火着过来的时候,她和表妹带着两个孩子一起跑出来。表妹带着大女儿,刘丽新自己抱着小女儿,忙乱中跑岔了。
  “当时就看见对面‘呼’地腾起两个火球,那会儿还没意识到,后来才明白,那是表妹和大女儿被烧着了。”刘丽新抱着小女儿继续向前跑,不知跑了多久,在烟呛火烧中她也终于倒下了。
  人们把她救出来的时候,发现小女儿已经窒息死在她的怀里。刘丽新自己的双腿也被烧焦了。她的丈夫第一眼看见她的时候,问的竟然是:“你怎么穿着水靴子跑出来了?”但很快她丈夫就明白了一切。
  刘丽新被直升机送到加格达奇,又转送到大庆。在大庆,刘丽新做了双腿截肢手术。
  郭喜军带着快速扑火队30个人,7日深夜在古莲得知漠河被烧的消息,在公路上截了一辆挂斗车赶回县城。那会儿已是半夜1点多钟,大火已经烧过去,县城里只剩下了炭火。郭喜军让队员们先回家找人,早上再回防火指挥部集合。
  郭喜军自己也急着去找爱人和两个孩子,他到处喊啊喊,终于把他们找到了。爱人从家里跑出来的时候,只拿出了一个被单子,谁想到,那被单子还真派上用场了。爱人带着两个孩子和邻居家的一个孩子跳进河水中,把被单子罩在头上,就在用手往被单上撩水的时候,手就被火烧了一串大泡。
  天放亮的时候,有人告诉郭喜军:快回家看看吧,你家地窖出事了。回家一看,原来地窖里烧死了9个人,都是妇女和小孩。后来才知道,原本有一个男人也钻到地窖中去了,可是地窖里的人都说他,你一个大老爷们进来干什么?这里都是女人和孩子。那男人不好意思,又钻出来接着往前跑——就这样,他捡了一条命。可是他的胳膊、大腿也都被大火烧伤了。
  那一夜还发生了一个十分英勇的故事,在漠河县广为流传。5月7日晚7时许,大火袭来的时候,物资能源公司经理、党员张志奎,副经理、党员张庆田,油库主任、党员张连法,党员张士新、雷海涛等先后赶到西林吉桥北油库,那里贮有1300吨汽、柴油,一旦发生爆炸,将把整个桥北居民区夷为平地。他们组成了一支13人的扑火队,誓与油库共存亡。
  距离油库300米处的贮木场已成一片火海,附近的民房也都在燃烧,随风而起的树皮、干草带着火炭飞落到油库附近,危险无处不在。
  张庆田带着4名职工守卫在油库周围,与天上飞来的火、地上蔓延来的火搏斗。20台灭火器的药粉用光了,他们就用树枝打;树枝烧着了,他们就用衣服扑;衣服烧烂了,他们就用脚踩。“油罐里挥发出来的气体遇火可能引爆油罐,必须把罐口封死,不让油气跑出来。”张志奎带着7名职工爬上油罐顶,裹住石棉被,死死坐在油罐盖上。
  7个小时过去了,到8日凌晨2时,罐区附近的民房烧光,贮木场木材烧尽,大火对油库的威胁解除,他们13个人全都瘫倒在了地上。
  大兴安岭起火时,毕忠镇是国家林业部办公厅秘书处的副处长,就连他也是在5月8日才得知大兴安岭起火的消息。对消息最为灵通的秘书处尚且如此,其它各部门就更可想而知了。难怪20年后,毕忠镇用了耳聋、眼瞎、腿瘸6个字来形容有关部门在当时的处境。
  大兴安岭火灾之后,由国务院直接领导的“大兴安岭火灾前线指挥部”演变成一个常设机构,叫做“全国森林防火指挥部”,这个指挥部由当时分管农林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担任总指挥,国务院各有关部委和总参指挥部都派人参加,指挥部办公室就设在林业部。这是个司局级部门,与此前林业部保护司防火处三四个人的机构设置显然不可同日而语。
  “以前觉得森林火灾和城市火灾没什么区别,都是火,无非是一个烧了树,一个烧了房子,着起来就去扑呗。”接受采访时,毕忠镇是中国林学会森林防火专业委员会主任,他说,当初的想法也早不一样了。“我们后来逐渐意识到,森林火灾其实是一种自然灾害,虽然百分之九十的起火原因都是人为因素,但自然条件影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而且森林火灾危害的不仅是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林业资源,更可能对整个生态环境造成难以恢复的破坏。所以,监测、预防、预报才是降低林火灾害的最有效办法。”痛定思痛,国家将数千万元“森防”经费中的绝大部分用在了建立预测预报系统上。经过20年的努力,中国已经建立起不逊于发达国家水平的卫星监测系统和“3S”森林防火系统。
  卫星监测中心就设在林业局,另设有东北、新疆、云南三个分中心。过火面积一旦达到一平方公里左右,卫星就能感受到热源。监测中心一个电话打过去,有关地区就可以马上派人到指定的经纬度地区去看个究竟。
  “3S”森林防火系统中第一个“S”指的是GPS定位仪,由灭火队员随身携带,指挥中心据此便可准确跟踪队员们的行踪,便于统一指挥。
  第二个“S”指“GIS”地理信息系统,这套系统将我国主要林区的树种分布情况、道路交通、林区村庄通通以电子地图的形式展示出来。在此基础上开发的“林火扑救辅助决策系统”则可以帮助指挥员迅速选择最佳路径和方案,最有效地调动灭火部队。
  最后一个“S”是指“RS”航空航天遥感系统,也是火情预测的好帮手。
  在人员问题上,国家也不再鼓励非专业的部队和群众参加灭火。“即使是有群众参与也只是清理和看守火场,直面火头的人员必须是训练有素的森警和护林员,而且灭火总指挥也必须经过培训,不能现场谁官大就听谁的。这些,国家都是有相关规定的。”毕忠镇一语中的:“中国的森林防火工作发展到今天,重要的契机就是那场大兴安岭火灾。”
  大火无情,火灾背后,往往有太多的隐患。火灾如何预防,发生火灾时如何应对,火灾发生后有哪些注意,一场大火,让很多人感慨。灾难已经过去,但不断警醒,从过去的灾难中发现问题,提醒今天,让类似的灾难不再重演,也成为我们今天关注应急的价值。国家应急广播—应急档案,今天,为您讲述大兴安岭5.6火灾纪实第三集,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希望所有人远离火灾,平安、幸福。

 

     来源:国家应急广播,发布时间:2016-12-16 23:30-23:59 ,责编:王仁宏,原标题《大兴安岭火灾纪实(三)》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危险商数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喜欢就多一次点赞多一次分享吧.gif

 

 

中国家庭应急网危商科普中心 

 

关注危商网  人生更平安!

 

网站首页            关于我们            平安钥匙            安全防线            健康要素          避险场景            本站专题            联系我们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 版权所有   邮箱:china@jtyjw.cn   地址:中国.南昌.西湖区抚生路388号   邮政编码:330025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

 2018 Copyright ©   中国家庭应急网-危商网  版权所有 

    备案号:赣ICP备14007432号-1 危险商数.网址

 

这是描述信息
这是描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