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公民人性心理品质是战胜灾难无穷的力量
- 分类:共性特质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6-20 09:31
- 访问量:
专家简介
殷红博教授是国际儿童关键期教育创始人,在海内外出版18部专著。他在国际上首次研究出了儿童发展关键期的五大规律:相似规律、时间规律、持续规律、水平规律、优势规律,并创立“儿童大脑发展关键期多维度发展理论”
人类的发展历史总要经历各种灾难,并最终战胜灾难。经历了灾难的磨砺,人类又会从失败走向成功,并创造更加辉煌灿烂的文明。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着新型冠状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灾难来临,中华民族表现出了一如既往的坚毅、智慧和团结。面对灾难,各个时代的各个阶层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又决定了他们的言行。那么什么样的心理状态能够给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战胜灾难的无穷力量呢?笔者专访了国际著名人类发展关键期权威专家、著名关键期心理学与社会学专家殷红博教授。他告诉笔者:古今中外,人类从来就是战胜灾难,从灾难中崛起,从灾难中复兴,走向新的梦想。
要战胜灾难主要有三个决定因素:
第一个决定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管理体制。
第二个决定因素,是一个国家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
第三个决定因素,是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人性心理品质。
殷教授指出:越是面对大灾、重灾,一个国家全体公民的人性心理品质的发达水平,更是决定了战胜灾难的无可替代的精神力量。
什么是人性心理品质呢?殷红博教授告诉笔者,人性心理品质是人类良知的综合体现,是人类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和动力,也是每一个公民成为真正的社会人、法制人、道德人和伟人的核心要素。
殷红博教授国际原创的“人性心理品质多元理论”表明:人性心理品质主要由:同情、感恩、善良、诚信、公正、利他六大核心要素组成。
1、同情,是指对他人的不幸、苦难产生理解、关怀的情感并会付出一定的帮助和关爱。同情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第一要素。
2、感恩,是指对别人给予的帮助和关爱表示感激,并对他人的帮助努力给予回报。感恩是一个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第一要素。
3、善良,是指心地纯洁和善,对他人不怀有恶意心态,没有恶意语言,更没有恶意行动,同时对自己无心所犯的错误真诚抱歉并努力改正补偿。善良是一个人生存的第一保障。
4、诚信,是指真诚、实在、尊重事实、实事求是,而且信守承诺,讲信用。诚信被誉为是每个公民的“第二个身份证”。诚信是一个人和一个民族成功发展的第一动力。
5、公正,是指公平正义没有偏私,依法依规,人人平等,没有特权。公正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第一基石。
6、利他,是指在利益面前,在危机面前,能够放弃自己的一些得失或不顾自己的安危去救助他人。利他是一个人人性升华的体现,是走向大公无私的第一步。
殷红博教授告诉笔者:这次的疫情,一线的各类医务人员、公安干警、各级领导,都表现出了优秀的人性心理品质,他们所表现出的是战胜灾难的无穷的力量,为所有的人,做出了榜样,鼓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自觉的投入到防治疫情的战斗中。他们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代表,值得全世界人民学习和敬重。
作为中国人类发展关键期学术研究的开创者,中国儿童关键期教育奠基人,殷红博教授还对笔者特别指出:同情、善良、感恩、诚信、公正、利他等人性心理品质的发展关键期都在7岁之前,7岁之前培养每一个孩子具备这些人性心理品质是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
点击阅读原文↓↓↓
应急安全网《殷红博:战胜灾难,公民人性心理品质是无穷的力量》(毛国兵)来源:新华网2020-02-27 21:23
附:
1997年,殷红博教授创办中国第一家关键期智能全纳幼儿园——“北京博凯智能全纳幼儿园”。博凯幼儿园前6届毕业生参加高考,考进世界前30名大学,如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入学比率为二十五分之一,是中国平均水平的数千倍,这在世界上都是一个教育奇迹 。
创立“殷红博因时施教关键期教育理论”,并完善“因材施教”教育理论。为中华民族的教育传承做出了新的贡献。
社会兼职与荣誉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幼儿体能与足球教育研究院院长
国际教育效能与学校改进协会理事
新时代全国幼儿足球万园工程执行主席 首席专家 首席教练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