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毛泽东是这样走上最高领袖岗位的(2)
- 分类:领袖特质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7-19 21:25
- 访问量:
毛泽东是这样走上最高领袖岗位的(2)
视频↓↓↓
从井冈山到延安——毛泽东是这样走上最高领袖岗位的
创建井冈山代表人物,我给同志们数一数,一个是毛泽东同志,1927年10月上山,1928年4月,朱老总、陈老总上山,以后才有了红四军,叫朱毛红军,全世界都知道有一个朱毛红军。1928年底,红五军军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遠1928年12月上井冈山,跟朱毛红军会合。朱毛陈彭滕是井冈山时期,党和军队的最高领导人。毛泽东同志自己说了一句话,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当然,这五个人还不行,还有一些中层干部,像何长工、谭震林、陈正人,中层干部,协助朱毛巩固井冈山根据地,解放以后都是开国元勋。那么还有三位,像宛希先、张子清、王尔琢,中层干部,军事领导人,但是非常可惜,井冈山斗争不久,就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年轻的生命,都是20多岁,王尔琢,红四军参谋长,毛泽东同志党代表,朱老总军长,他是参谋长,25岁牺牲了。
另外,再给同志们介绍一下井冈山两位山大王,王佐、袁文才。井冈山地形险要,山势崎岖,特别是它有五大哨口,当年井冈山上山下山,只有五条小路可通,朱老总上山以后,在这五条小路上修筑哨口,派兵把守。五大哨口,黄洋界、桐木岭、朱砂冲、双马石、八面山,非常险要。60年代,我在大学当老师,上井冈山采访,步行走遍了五大哨口,地形非常险要,号称叫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王佐在山上,在茨坪大小五井,袁文才在山下,在茅坪,这两位绿林好汉是结拜兄弟,一个山下,一个山上,把井冈山把得像铁桶一样。当年如果不是这两位绿林好汉打开山门,毛泽东同志上不了井冈山,所以王佐、袁文才也是开创井冈山根据地的历史功臣,但是在1930年2月份,受党内的左倾思想影响,把这两位好汉当土匪给杀了,井冈山彻底失守了。
1930年以后,在中国民主革命当中,井冈山没有起任何作用,相反是国民党的一个土匪窝,拔几次拔不掉。咱们肖克将军打了一次,陈毅将军打了一次,王胡子王震打了一次,三次都打不下来,它太险要了,上山找不着人。我认为,如果井冈山不丢,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苏区没有了,不需要遥遥万里,到陕北的黄土高原上去抗日,在南方也可以抗日,井冈山在江西的西边,中央苏区在江西的南边,两块根据地互相配合,完全可以抗日,但是井冈山没有了,非常遗憾的事,也是值得总结的,中国共产党的左倾思想给革命造成的损失非常大。
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有几大创造,一个是开辟井冈山根据地,它是第一块根据地,我们党内的道路从此转变了一条新路,叫中国特色革命道路,开创新路。第二,初步形成了党的思想基本体系,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开始建党,我们知道我们建党的思想体系,叫做党建思想体系,开始是两条,一个是思想建设,一个是组织建设,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提出来的,但是井冈山没办法进行,一直到古田会议,形成了毛泽东同志党建思想体系,就是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同时开展组织建设,管了70多年。一直到十七大,我们党的组织路线、建党路线都是这两条。那么到2012年,党的十八大,我们党与时俱进,提出了共产党党建思想新的体系,叫做五位一体,加了三条,思想建设第一条,组织建设第二条,还是毛泽东同志的,加了三条,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所以咱们现在研究理论的知道一条,现在中国共产党党建思想新体系,叫做五位一体,五条了,把毛泽东同志的两条做了一个大发展,加了三条,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但是思想建设第一条,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就提出来了。
第三,毛泽东同志开始创建政权,叫做红色政权,井冈山6县1山头,建立了工农兵政府,共产党开始尝试建设自己的政权,这是以前没有过的,毛泽东同志第一个创造。
第四,创建了一支新型而正规的人民军队领导,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这个体制一直保存到现在,不变的。什么叫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主席,一定是党的中央总书记兼任,从毛泽东同志时代开始,一直到现在,不能变。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都是党中央主席兼,以前叫总书记,现在叫主席了,毛泽东同志终生的军委主席,邓小平兼军委主席,江泽民兼军委主席,胡锦涛兼军委主席,习近平还是军委主席,这一条不变。特别是去年,为了发扬毛泽东思想,恢复古田会议精神,习近平主持召开了新古田会议,因为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井冈山提出的,古田会议形成的,习近平同志召开新古田会议,重申了这一条原则,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按照这一条来加强军队的建设,而且从井冈山开始,红军有了三大任务,打仗消灭敌人,打土豪筹款子,做群众工作,三大任务,以前没有的。
根据我们一般的常识,特别是我们老同志知道,古代的军队,一直到蒋介石的军队,就是打仗,军队就是打仗,扛枪打仗,当兵吃粮,没有其他任务,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创造了三大任务,要打仗,要打土豪筹款子,军费自己解决呀,还要做群众的工作,以军队开辟政权,以军队建党。到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解放军号称三个队,同志们也知道的,战斗队打仗,生产队,南泥湾大生产,自己解决军饷问题,工作队,那时候工作队谁组织呢,解放军呀,三个队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创造的。
另外,我们开始有了正式的纪律,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跟朱老总一起创造的,三大纪律,六项注意。1929年加了两条,林彪加的,林彪后来是叛国投敌了,摔死了,但他在历史上有功劳,会打仗,毛泽东同志特别欣赏他。井冈山时代,红四军四个团,林彪是主力团28团的团长。1929年部队下井冈山到闽西发展,开辟闽西根据地,有了根据地了,四个纵队,林彪是第一纵队司令员兼政委,一个纵队1500人。当时刚开辟根据地,三大纪律、六项注意执行得很好,但是1500人到村子宿营,红军战士看到村口有个大塘,非常高兴,脱光了衣服跳下河去洗澡了,大家知道,特别是南方农村,一个村子一口大塘,是主要的水源,也是妇女们作业的地方,洗衣服、淘米、洗菜,都在水边上。突然一帮年轻人脱光了衣服跳下河洗澡,妇女们吓坏了,一边跑一边骂,林彪觉得不行了,六项注意管不住。另外,1500人到一个村子宿营,随地大小便,可不得了,弄得这个村子臭气熏天,老百姓也有意见。所以,林彪经过请示加了两条,第一条就是洗澡避女人,看见一条河,可以下去洗澡,但是首先观察一下旁边有没有妇女,有妇女不准脱衣服。第二条就是大便找厕所,宿营第一件事就是放下背包,拿着铁锹去挖厕所,不准随地大小便。这两条不太好听,后来,洗澡避女人改成不调戏妇女,大便找厕所改成不搜俘虏腰包,成了正式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这是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创造的。
大家知道,红四军游击战略16字,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这16字游击战略贯穿了整个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所以,毛泽东同志不仅是个战术家,而且他是一个天才的战略家。
现在我们讲井冈山精神,三句话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井冈山精神,以前地方上总结了好几次,我们中国共产党人有一个习惯,非得领导人说了才算数,领导人不说不能算数,大家可以自由讨论,一直到2001年,当时的总书记江泽民上井冈山,他给井冈山下了三句话24个字的定义,他的题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创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没有发中央红头文件,但是也有一个习惯成自然,所以在井冈山上都是这三句话。
井冈山开辟了第一块农村根据地,打出了第一面红旗,产生了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精神的第一个“源头”——井冈山精神,造就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的核心人物——毛泽东、朱德。咱们挂像,从延安开始,两个像,毛主席、朱总司令,解放初期,游行队伍喊两个万岁,毛主席万岁,朱总司令万岁,天安门城楼两个像,毛主席、朱总司令,一直到八大以后才有所改变。
世界上至今还找不到一座山可以与井冈山相媲美,我们可以这么说一说,一座小小的山头,与中华民族的复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创建、中国共产党的振兴、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缔造有着如此密切的联系,一座小小的山头,把我们国家、民族、政党、军队都联系起来了,世界上找不到,只有井冈山,所以我们称之为“天下第一山”。经过周恩来的宣传,全党都知道有个井冈山,有个朱毛红军。20世纪30年代前后,我们许多地方的领导人,高喊着这个口号,向朱毛红军学习,向红四军学习,向毛泽东同志学习怎么打游击。
彭德怀提出了一个口号,上井冈山,向毛泽东同志学习怎么打游击,1928年12月他上山了。方志敏提出学习井冈山,贺老总在洪湖也提出学习井冈山,彭湃在海陆丰提出来学习井冈山。
这就是在井冈山,只能给同志们讲这么多,因为是开头,给同志们一个印象,毛泽东同志起家就是井冈山,全党知道毛泽东同志,知道红四军,也是周恩来宣传的,周恩来向全党发出通知,所有红军的主干是朱毛红军,这就为毛泽东同志做全党全军领袖奠定了基础。
二、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
1929年1月份毛泽东同志下井冈山,跟朱老总、陈老总、林彪一起,开创了庞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
中央苏区是以赣南闽西为中心,江西的南部,福建的西部,地跨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四个省,建成时期只有5万平方公里面积、250万人口,最后是达到了8.4万平方公里,430万人口、60余县,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是全国根据地的心脏,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摇篮。1929年1月份,毛泽东同志下井冈山,一直到1934年10月撤出中央苏区,将近6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跟朱老总一起待了6年。这6年,按照我个人的研究,我有一本书,叫《中央革命根据地史》,1986年就出了。经过个人研究,中央苏区这6年,可以从中间切开,前3年后3年,1929年到1931年是前3年,1931年底到1934年10月出发长征是后3年,刚好可以这样划分。同志们有兴趣可以翻一翻历史,你研究一下,你就觉得我这个分法还是有道理的,前3年后3年,跟毛泽东同志的个人发展史也完全吻合。前3年,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苏区进行了伟大的创造,后3年,毛泽东同志受排挤,被剥夺了党权、军权,所以解放以后,毛泽东同志说,他在中央苏区坐过3年冷板凳,靠边站了,一直到遵义会议,他才重新出山。
作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当时我们中共中央政治局、中共苏区中央局、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等中枢领导机关都在中央苏区。30年代初期,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都在中央苏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刘少奇、任弼时、邓小平、胡耀邦、张闻天、杨尚昆等,第一代、第二代领导人都云集在中央苏区,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毛泽东思想就是在中央苏区基本形成的。
中央苏区
我们说井冈山产生了一些将军、元帅,那么中央苏区就更多了。当时,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叫叶坪村,一个谢家祠堂,中央政府就设在这里,毛泽东同志是主席。后来搬到沙洲坝去了,叶坪树林子不多,沙洲坝多山,树林子多,可以防空。国民党飞机老来炸,在叶坪不安全,所以1933年搬到沙洲坝来了。沙洲坝缺水,水源很少,老百姓也打井,但是打出来的井水都是苦的,毛泽东同志去了以后,关心人民生活,带领红军战士和地方军民,帮助老百姓打井。毛泽东同志洪福齐天,他打出来的井,水是甜的。中央苏区撤退以后,反动派把他填了,国民党军队撤出,老百姓又把它给挖开了,国民党军队来了又填,军队走了,老百姓又挖开,就这么反复做,一直到全国解放了,把这个井恢复了。老百姓叫它红井,在井口树了一块牌子,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同志们到中央苏区参观,到了沙洲坝,打一桶水上来,非常清凉,舀一勺水直接喝一口,真的很好喝,我说比娃哈哈好喝,因为它是天然水,地下打出来的,叫红井。
中央苏区更伟大了,1955年评军衔,开国元帅将军到少将一共是1036名,其中十大元帅中的8位,除了贺龙、徐向前,都是中央苏区走出来的。十大将军中的7位,除了王树声、徐海东、许光达,都是中央苏区走出来的,红一方面军的。那么47位上将中的34位,177位中将中的114位,802位少将中的440位,都是在中央苏区的红土地上叱咤风云,纵横驰骋,屡建奇功,而战斗成长起来的。说一句实事求是的话,他们都是在毛泽东同志军事思想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都是按照毛泽东同志的战略思想打仗,越打越好,最后成长起来,所以我们打个比方,这真是一副龙虎风云榜!跟随毛泽东同志最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打败了蒋介石,开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所以,《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这么说,“在土地革命战争中,毛泽东、朱德同志直接领导的红军第一方面军和中央革命根据地,起了最重要的作用。”这个评价非常确切。习总书记系列讲话当中,老讲这么一句话,就是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不要老是在口头上夸夸其谈,你要实际去干,去做才行。毛泽东同志的伟大,不仅在于理论,更重要的是在于实干,毛泽东同志是中国共产党上最大的实干家。1927年以前,中国共产党的革命道路是城市中心,斯大林指示的,你就要打城市,占领城市,建立中央政权,革命就胜利了,苏联十月革命就是这么干的,你不能违反,但是大革命失败了,城市里待不住了,共产党里曾经有人很早就提出来,城市待不住,咱们就上山吧。
第一个做此设想的就是瞿秋白,1920年他就提出来了。他是一个文艺家,理论家,1920年,他作为一个报纸的特派记者,被派到苏联去采访,临出国以前,到山东济南,去探望他的父亲。那个时候他想,中国革命这么多军阀,老百姓都很苦,要革命,城市里待不住,军阀都占了,他想将来革命最好的一条路就是山上了。瞿秋白到了山东,想到郓城县的水泊梁山参观一下,看一看,将来我们说不定会上梁山呀,这是中国的一句成语,无路可走了,就逼上梁山了,冒险走一条路,就是逼上梁山。
1927年开五大,国民党蒋介石叛变了,汪精卫也要叛变,瞿秋白已经看到风云要突变了,中国共产党命运非常危险,没有军队呀,所以他就很感叹地说,将来说不定我们要逼上梁山了,我们只能走一条路,去梁山泊,招兵买马的路,到山区去闹革命。瞿秋白两次讲上山,但是他没做到,他没有这个魄力和能力,瞿秋白是文学家、文艺评论家、诗人,文化水平、理论水平非常高,但是他终归缺乏像毛泽东同志这样的勇气,缺乏一些虎气,所以他没能上山。
第二个在党内提出上山的是朱老总。20年代前期,朱老总在云南的军阀部队当旅长时就打过游击,他会打游击。1922年他到苏联留学,上过军事训练班,苏联教官就问他,你将来回国以后怎么领导革命呀?朱老总回答一句话,他说我将来领导打仗,部队大有大的打法,小有小的打法,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呀,必要的时候拖队伍上山,国民党上不去。1922年,朱老总也提出上山,后来他真的上了井冈山。
还有张太雷,湖北省委书记,广州起义的领导人之一,他到湖北当省委书记,做出了一个正式的计划,湖北北部的农民武装上山,向中央报告了,有这个历史文件,随后张太雷参加领导广州起义,在苏联军事顾问的误导之下,不肯退出广州城,最后他牺牲了,还没有来得及实现。
而毛泽东同志是真正的实干家,他在党内曾经一连七次提出上山的主张,他不仅提出来了,而且他做了,第一个实现上山思想的是毛泽东同志,所以他伟大。不仅开辟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而且开辟了更大的中央革命根据地。全国13块根据地,都是按照井冈山中央苏区的样子建设起来的,所以他伟大就在这个地方。1929年下山,前3年,壮大了红四军,成立了红一军团,1930年把彭德怀的三军团合并,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我们三大方面军的第一主力,红一方面军。
1929年下山,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党建思想,思想建设放在第一位,同时加强军事建设,叫做思想建党,政治建军。1929年开辟了赣南闽西根据地,1930年1月份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明确提出了“农村中心”思想,他开始打破共产国际加给中国共产党身上的“城市中心”的枷锁。
邓小平讲的,毛泽东思想那么大,要掌握三条活的灵魂,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这都是毛泽东同志提出来的,而且都是他做到的。
大家知道,中国红军有三大方面军,一方面军,二方面军,四方面军,三大方面军。第一主力,红一方面军,毛泽东同志总政委,朱老总总司令。顺便给同志们解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没有红三方面军,怎么有一二四,却没有三方面军呀?彭德怀高风亮节,当时中央军事部长周恩来曾经指示,咱们成立四个方面军,红一军团毛泽东朱德成立红一方面军,贺老总的洪湖湘西成立红二方面军,彭德怀的三军团成立红三方面军,鄂豫皖张国焘徐向前的部队成立红四方面军。中央有这个指示,但是这个指示下达以后,彭德怀的三军团跟毛泽东、朱德的一军团已经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朱德总司令,毛泽东同志总政委,彭德怀副总司令,滕代远副总政委。彭德怀高风亮节,向中央报告,我们现在和红一军团共同成立了红一方面军,有毛泽东、朱德的领导,我们的仗打得很好,所以没有必要成立红三方面军了,所以咱们历史上缺红三方面军。
1931年11月,中央信任毛泽东同志,那时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毛泽东同志是第一任中央政府主席,1931年11月7号到20号,在中央苏区开了第一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也就是我们党史上的第一届人代会,形成了第一个正式政权,中央临时政府,毛泽东同志当了主席,毛泽东同志这个时候,只是一个政治局的候补委员,他还不是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同志曾经向中央报告,请中央派一个政治局委员来主持中央政府的工作。中央之前已经开政治局会议讨论了,中央组织部长周恩来曾经提出一个临时中央政府的组成名单,30个人。谁来当中央政府主席?周恩来提议,当时的党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当中央政府主席,党政合一嘛!本来是中央组织部长提出来的,又是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当主席,应该是全票通过,但是那时候有人放了一炮,谁呀?张闻天。张闻天刚刚从苏联回国,在苏联被封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马列主义水平很高,所以回国以后参加常委会,代理中央宣传部长,他还不是常委,参加常委会,代理中宣部长,他在会上提出来一个观点。他说,当中央政府主席,人要在中央苏区,人不在中央苏区,这怎么领导呀!所以他觉得,特生(向忠发的代号)当主席不合适,因为他不到中央苏区去。这就引起了大家的讨论,是呀,中央政府在瑞金,在山区,党中央在上海,怎么指挥呀?讨论来讨论去,那个时候毛泽东同志威信很高,大家都知道中央苏区他开创的,别人去不行呀。还是向忠发说了一句话,大家讨论来讨论去,目标逐渐集中到毛泽东同志身上,向忠发说了,我当主席不合适,我不去中央苏区,我认为毛泽东同志当主席比较合适,他提出来的,大家通过了。
黄少群:从井冈山到延安——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走上最高领袖岗位的2016-07-28 16:56 宣讲家网 黄少群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