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详情
毛泽东是这样走上最高领袖岗位的(4)
- 分类:领袖特质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4-07-19 21:30
- 访问量:
毛泽东是这样走上最高领袖岗位的(4)
视频↓↓↓
从井冈山到延安——毛泽东是这样走上最高领袖岗位的
四、毛泽东同志在延安
从1935年开始,一直到1948年东渡黄河撤出延安,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待了13年,叫陕北延安13年。大政方针,抗日战争的路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都是在延安提出来的,毛泽东同志在陕北确定了党的抗日战争的路线,推动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那么陕北延安,总书记名义上是张闻天,实际上当家作主的是毛泽东同志,大政方针都是毛泽东同志定,张闻天、周恩来拥护。但是这个时候,日本发动了华北事变,想全部侵占中国,他的盟友德国跟意大利在欧洲也蠢蠢欲动,共产国际联共中央斯大林,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研究,当时欧洲的形势,估计德国很可能会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而他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国家苏联,所以当时共产国际根据联共中央斯大林的指示,要在欧洲组织一个反法西斯统一战线,但是当时欧洲各国共产党势力很小,当时中心是在法国。法国资产阶级政府要反法西斯,共产国际指示,法国的资产阶级政府要抗战,要抵抗法西斯,法国共产党要拥护,要跟他们形成统一战线,原则是两条,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这是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原则。斯大林、季米特洛夫提出的。
这些人听说中国要搞统一战线,季米特洛夫、斯大林都担心,中国党的马列主义水平很低,不了解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要求,所以决定派一个马列主义水平高的,忠于共产国际的人回国指导中国的抗日战争,选来选去选中了王明。
1937年11月,延安下雪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机场带领全体政治局委员,冒着风雪在机场等了一个多小时,王明的飞机降落了。他一回来,延安的政治风云突变,王明想抢总书记的领导,1937年12月召开政治局会议,王明作《如何继续全国抗战与争取抗战胜利呢?》的报告,批评洛川会议以来中央采取的正确方针和政策,否认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主张“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反对提国民党和共产党谁吸引谁的问题,主张共同负责共同领导。他口口声声说是共产国际指示,斯大林、季米特洛夫指示,当时参加这次政治局会议的有13个人,大部分人被他唬住了,不是说王明厉害,而是谁都不敢反对共产国际。所以张闻天在会上发言,他是总书记,好像在检讨的位置,说“王明对许多问题的提法很好”“过去把独立自主提得太高”“这些错误,我和毛是要负责的”,他做检讨了。
只有毛泽东同志顶住了,他说:共产党和国民党谁吸引谁这个问题是存在的,不是说要将国民党吸引到共产党,而是要国民党接受共产党的政治影响。如果没有共产党的独立性,便会使共产党降低到国民党方面去。“独立自主”是对日本作战的独立自主。红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强调坚持洛川会议决定的战略方针是对的。由于毛泽东同志等的抵制,王明的错误意见没有形成会议决议。
会后组织了中共代表团到武汉跟国民党谈判去,去领导南方的斗争,代表团团长是王明。蒋介石要找王明谈话,他现在要抗战了,要有苏联的援助,王明是从共产国际回来的,斯大林肯定跟他有许多交代,所以蒋介石要跟王明谈。王明是代表团团长,到武汉去了,但是到了武汉以后,王明擅自把两个组织合并成一个长江局,他当书记了。王明在武汉,俨然把武汉当成党中央了,讲谈话,写文章,做报告,都以中共中央领导人自居。后来毛泽东同志说了,12月会议我是孤立的,我的命令不出这个窑洞,12月会议以后,中央名存实亡了,党中央在武汉了。
1
12月会议以后,留下了一张历史性的照片,非常有意思,给同志们介绍一下,13个政治局委员照了一张相,在中间洋洋得意,正襟危坐,微张两腿的这个人就是王明,他是第一领导人了。毛泽东同志说从12月会议以后,我靠边站了,你看这个照片上他也靠边站了,后排最边上一个是毛泽东同志。这张历史性的照片。
2
王明走了以后,延安在张闻天、朱德、刘少奇的坚持之下,跟毛泽东同志一起还执行中央路线,又召开了一个关键性的3月政治局会议,王明回来了,周恩来回来了,8个政治局委员参加。王明提了7个统一,受到大家的反对。但是王明说这是共产国际的指示呀,所以大家也不能完全反对。所以3月政治局会议,双方斗争达成了一个平局,王明没占上风,毛泽东同志暂时也没有占上风,8个政治局委员又留下一张照片,在中间这个全副武装的就是王明,毛泽东同志不再靠边站了,你看挤在中间站了,这个就是毛泽东同志,他跟王明站在一起了,王明在延安,是出名的矮个子,他是安徽人,1米6几,毛泽东同志可是出名的大个子,他1米8呀!
有人说,这张照片有个政治含义,毛泽东同志跟王明站在一起,有人说呀,你说你王明高明,毛泽东同志还比你高一个头呢!照片上他也是高一个头。那么3月政治局会议,有一个重大的转折,就是派政治局委员任弼时到共产国际全面汇报中共中央政治局的工作,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召集任弼时,跟留在共产国际当团长的王稼祥一起谈话,他耐心地听了任弼时的报告,马上明确表示,中国共产党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国共产党的领袖是毛泽东同志,王明不能当领袖,让王稼祥回去转达,所以王稼祥1938年回到延安以后,9月召开了一次政治局会议,9月政治局会议(12人参加)第一天,先由王稼祥传达共产国际指示:“根据国际讨论时季米托洛夫的发言,认为中共一年来建立了抗日统一战线,尤其是朱、毛领导了八路军,执行了党的新政策。国际认为,中央的政治路线是正确的,中共在复杂的环境及困难的条件下真正运用了马列主义。”“中央领导机关要有亲密团结的空气。”“在当前,中共中央领导机关中的问题要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中央领导下解决。要告诉全党,你们应该支持毛泽东同志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他是中国革命实际斗争中锻炼出来的领袖。”还有最后一句话,王稼祥卖了一个关子,他说,我临走的时候,季米特洛夫当面找我说话,说“王明等人不要再争吵了”。你不要再闹了,你当不了领袖,中国当领袖的就是毛泽东同志,这是1938年9月,第一个9月会议,王明的威风打下去了。
季米特洛夫
季米特洛夫
这是共产国际总书记季米特洛夫,原来是保加利亚社会党的总书记,1934年调到共产国际,代替斯大林当共产国际总书记,这个小老头非常有水平,毛泽东同志很感谢他的。
3
这是9月政治局会议,12个政治局委员又留下一张照片,毛泽东同志说,王稼祥传达季米特洛夫的指示,你立了大功了,你坐在中间,你看中间戴着眼睛,满面笑容,微张两腿,这个是王稼祥。有人分析,毛泽东同志这张照片非常突出,满面笑容,春风得意,张开两腿,他一个人占了两个人的位置呀!相反靠边站的是王明了,虽然是前排,你看坐在边上,我用一句古诗形容,叫做落花流水,春去也,王明没有春天了。
然后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毛泽东同志做长篇报告,叫论新阶段,王明不得不屈服了,完全同意报告,在党史上叫做克服了王明的右倾投降主义,过去叫投降主义,现在不叫了,叫右倾错误,这是一个关键会议,在党史上跟遵义会议相提并论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口号什么时候提出来的,明确提出来是在六届六中全会。
1941年召开第二个9月会议,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王明、博古等人领导时期犯的错误不是一般的错误,是路线错误,中央领导人参加,一个一个做检讨,28个人上台做检讨。那么接着共产国际解散,延安整风,毛泽东思想确定为全党一切工作的指导方针,那么到了1945年4月26号,六届七中会议通过了第一个历史决议——《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思想是全党的指导思想。毛泽东同志自己说了,这个决议没有写我一条缺点,都是正确的,为什么呢?为了保护党的威信,也间接维护了他个人的威信,不是我没有缺点,是没有写。
那么最后1945年召开七大,毛泽东同志成了中共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中央书记处主席、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四个主席,他成了全党全军的最高领袖,全党都拥护,全军都拥护,大家都拥护,因为他的本事最大。那么延安七大形成了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保证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这段过程给同志们讲清楚了,毛泽东同志当第一领袖是实际形成的。谢谢大家。
黄少群:从井冈山到延安——毛泽东同志是这样走上最高领袖岗位的2016-07-28 16:56 宣讲家网 黄少群 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