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庭应急网》讯,2008年5月12日中午,胡梅英突然感到一阵眩晕,当时她并没有在意,还以为是前一天晚上没睡好,来到病房例行查房,病房的电视里正播放汶川地震的新闻。
那天的胡梅英怎么也想不到,这场地震会跟自己能有什么关系。当然,她更不会知道,接下来半个月的经历,将会是她自己人生观的一次深刻洗礼,将让自己更加理解“活着”之真谛。
岁月如梭,转眼十个年头,胡梅英始终不愿触及,小心翼翼地把这段记忆藏在心底的某个位置。胡梅英说,10年虽长,但也很短,那时候的很多记忆依然清晰,想忘也忘不掉。
2008年5月12日晚上十点多,江西省儿童医院负责人接到江西卫生厅电话,要求派出一名救护经验丰富的护士随同其他医院的同志赶赴灾区支援,医院随即通知胡梅英做好去灾区的准备。
当时的胡梅英已经在儿童医院急救一线工作14年,动作快、能力强,在各项考核考试中也常常名列前矛。胡梅英说,对自己入选并没有觉得意外,地震发生时的自己突然眩晕,难道只是巧合?
13日比较平静,胡梅英没有得到出发的消息,院领导还请她吃了顿饭送行。当日深夜,医院来电,要求胡梅英第二天早上带好东西去卫生厅报道。
胡梅英说,去灾区,自己毫不犹豫,甚至都没有和在外出差的爱人商量,把儿子安排到婆婆家就开始准备。但是,坦白地讲,自己真不知道去做什么,也不知道前方多危险,以至于后来发生的很多事情都始料未及。
胡梅英说,在四川的14天里,自己就像经历了一场战争。
在江西省卫生厅,胡梅英和前去四川支援灾区的江西医务工作者一起举行了一个简单的出征仪式就赶赴昌北机场。下午四点,支援队伍到达成都双流机场,又换乘汽车,到晚上12点多,支援队伍到达四川广元市。
胡梅英说,来四川之前的十四年里,自己虽然一直在急救一线,但是对于地震救灾并没有多少经验,来之前的准备并不充分,几乎要饿肚子。
院领导嘱咐说,没事,到了那边缺啥尽管买,不用省。可是到了灾区胡梅英才知道,在这里钱已经失去了它应有的意义,即使你有钱也花不出去。
幸运的是,有全国各地前来支援的志愿者和全国人民捐赠的物资,无论是医务工作者还是病人的饮食都不用操心,饿了或者渴了,自有志愿者直接送来。
除了物质准备不足,还有心理上的。从小在江西长大,胡梅英对8级地震并没有概念。刚到灾区那个晚上,因为赶的太急,胡梅英吃不下饭,同事在电话里打趣道,多少吃点吧,吃了这顿还不知道能不能吃上下顿。
胡梅英说,用震惊都不能形容自己当时的心情,从未经历过的惨,到处都是呻吟声,血腥弥漫在空气中,住院楼到处都是裂缝,医疗设施损坏严重,伤员源源不断地被送来。医院能安置病人的地方,全部腾了出来,办公室、走廊、大厅……
在胡梅英初始的印象里,这么大的伤亡,场面应该非常混乱,然而恰恰相反的是现场忙而不乱,只是大家都沉浸在一种奇怪的氛围中。
没有怨天尤人,没有哭天抢地,或许恐惧过度,胡梅英说,病人们都很配合,强忍着身体上和心理上的剧痛,医务人员拖着疲惫的身躯在病人间匆匆穿梭,声音沙哑,眼睛凹陷,脚部水肿。
胡梅英说,置身其中,有一种神秘的力量支撑着、推着你前行,让你根本停不下来,让你不觉得累,让你一刻也不敢停下手上的工作,让你恨不得一分钟掰成两分钟用,让你夜以继日,让你废寝忘食,让你拼命。
那段时间胡梅英真的像打了鸡血,从未体验过的劳累,又一点都不觉得累,每天从早晨6点多,一直忙到晚上10点多。胡梅英说,当时自己只有一个想法,救好这个赶紧救下一个,真想让时间停住。
大地震后的余震不断,很多次胡梅英在睡梦中被余震惊醒,光着脚跑出来。后来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每天不脱衣服不脱鞋子,直接倒在床上。
胡梅英说,5级以下的余震对自己来讲已经习以为常,不会大惊小怪,而是把它当作摇篮。
胡梅英说,有一次接到预警将有一次7级余震,大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把50多名病人转移到外面的帐篷里,40度的高温,就诊环境十分恶劣。
后来余震迟迟不来,大家又拖着疲惫的身体把病人转移到病房。不多久,6.4级余震“如约而至”,住院大楼突然晃了起来,现场顿时一片混乱,人根本站不稳,正在搀扶病人的胡梅英一个趔趄重重地摔在地上,鲜血直流疼痛难忍。
胡梅英说,后来才知道,震级如果再大点自己可能都被埋到里面了。什么是惊心动魄?什么是地动山摇?什么是劫后余生?胡梅英说,那一天让自己永生难忘。
十年后再回忆起这段在生死边缘奔跑的往事,胡梅英依然无法淡然面对,每每提起总是眼圈泛红。
胡梅英说,从四川回来后很长一段时间都会梦到余震,不想看电视,不愿触及,更不想去谈。(原标题《胡梅英的汶川地震10周年:那一刻让我永生难忘》)
[免责声明:本资讯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中国家庭应急网只是展示方,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特别提示】获取更多家庭应急资讯请点击进入中国家庭应急网新媒体统一入口,一站式关注中国家庭应急网官方网站、家庭应急网微信公众号、家庭应急网微博等平台。